圖片發自簡書App
健康導語
濕邪,可說是現代人健康的最大敵人之一,10個人里有八九個人有濕邪潛伏。 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其實這些病都跟濕邪有關。古話說:“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
中醫認為,“濕氣”會引發和惡化多種疾病,很多人對中醫食療養生一點都不懂,生活習慣都是由著自己的喜好。其中一點就是愛喝冷飲、愛吃涼菜、冰鎮啤酒和各種冷凍食品,飲料都放滿了冰箱。一到秋冬就愛吃火鍋,最愛涮肉,這些習慣影響了脾胃運轉,導致身體發沉無力,頭腦昏沉,臉黃油膩,濕疹長痘,皮膚瘙癢等癥狀,這些都是濕氣的表現。
濕邪入體,起初舌苔厚膩泛黃、皮膚起疹起痘,稍重時胸悶乏力、體態困乏、咽喉腫痛、大便不成形;進一步發展,會出現痤瘡、關節疼痛,體型肥胖,頭臉油膩,臉上長痘、長斑;女性的一些婦科病如白帶異常,瘙癢也與濕氣有關。
濕毒的程度
一級濕毒:在表皮
癥狀:皮膚騷癢,長濕疹,頭臉油膩、長痘。
二級濕毒:在肌肉
癥狀:酸,困,累,乏,如肩頸肥厚,酸困,腰酸,乏力。
三級濕毒:在骨骼,即是骨寒濕,俗稱風濕。
癥狀:肩周炎,肩痛,頸椎勞損,腰痛,風濕關節炎,變天關節就痛。
四級濕毒:在臟腑(子宮、卵巢、脾胃、肺)
癥狀:脾胃虛弱,便秘,多痰,婦科炎癥。
五級濕毒:在身上(腫瘤)切了又長,長了又切。
中醫認為,“濕氣”是引發及惡化疾病的關鍵。因為環境和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等因素,每個人體內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濕氣。濕氣不除, 睡再久也睡不夠,而且會引發各種疾病。
如何判斷體內是否有濕氣呢?
體內有濕氣的13種表現
1.頭發愛出油、面部油亮
2.睡覺留口水、口臭、身體有異味
3.渾身無力,常感到疲倦,精力不集中
4.睡覺打呼嚕,痰多,咳嗽
5.大便稀黏腥臭,粘稠(不易沖掉)
6.感到累,連說話都懶得說,沒勁兒
7.眼袋下垂,肥胖,
8.臉色蒼白,原本紅潤的臉頰不見了
9.小肚子大(常有脹氣),身體浮腫
10.耳內濕(耳禪濕)毛發粗糙,易脫落
11.舌頭邊緣有鋸齒,俗稱“裙邊舌”
12.女性陰部潮濕(瘙癢異味)菌類腐敗,男性陰囊潮濕。
13.機能衰退,對房事不感興趣質量不高,男性陽痿早泄。
如有以上1~2種癥狀,要引起注意了,說明體內有濕氣。
老中醫的8味食療祛濕妙方!
老中醫推薦的祛濕名方由紅豆、薏米、燕麥、枸杞、紅棗、葛根、蕎麥、冰糖8味配方組成,其配方的精妙之處在于:薏米性寒必須使用炒過的薏米來減輕寒性,否則會傷脾,很多人喝了寒涼的紅豆薏米粉之后仿佛癥狀減輕了,但實際上把脾給傷了,所以這類人對濕氣的抵抗能力是越來越弱的。
這款祛濕食療方子大有來頭,出自戰國時期中的《黃帝內經》,大家都知道吃薏米紅豆可以祛濕,卻不知道原料要細火炒過,祛除原料中的寒濕成分效果才好,而且一定要搭配紅棗和枸杞一起,后來留傳至今,幾乎有點常識的老百姓都知道用紅豆,薏米,燕麥之類的熬粥喝,只是并不知道這個偏方來歷。
每天都將這個方子煮粥喝,早晚一次,一個月后你會發現整個人都好轉了很多,大便都變成了金黃色的圓柱體,香蕉型的,很通暢,而且臉上油光也消失了,整個人都變的有精神了,而且意外的發現自己的大肚腩小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