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前,游先生借我一本張惠菁的《告別》。我喜歡這本書,可我一點都不想與他告別,一直也就假裝忘記不想還。書的封面寫:有時我會寫到身邊的一些人。他們活著,對我笑,跟我擁抱,轉身離開,變成我不認識的人。若干年后,我才明白,當初寫他們,就已經開始對他們告別。
回東山島開民宿之后,我越發學會洞悉他人,也因來來往往的住客,口袋里收納了許多他人的人生片段。而他們的故事,大多,都是關于愛和離別…
? ? ? ? ? ? ? ? ? ? ? ? ? ? ? ? ? ? ~
“遇小姐,可以幫我叫一份東山特色的海蠣煎嗎?”
“我帶你去吧,海蠣煎不適合叫外賣,涼了就失去它的原味了呢!”
“不必了,嘗一嘗涼了的海蠣煎,也不錯?!?/p>
與我對話的,是一個溫婉女孩子,約摸二十七八歲的樣子。
往常來店的住客,都是卸下行李后,就第一時間奔赴南門灣,去沙灘上走走,吹吹海風。她在島語待了一天了,卻遲遲不出門,忘著窗外的海發呆。
海蠣煎到了,她嘗了一口,眼淚順著眼角滴落。
我有點驚詫:“海蠣煎,很難吃么?這家海蠣煎很正宗呢,我很小的時候就開的,已經將近二十年了。”
她答非所問?!坝鲂〗?,世界上真的有像你一樣久別重逢的愛情么?我是在看了你和游先生的故事之后,重游東山的。一年前,我來過,不,是我們來過?!?/p>
? ? ? ? ? ? ? ? ? ? ? ? ? ? ? ? ? ?~
一年前,她和她的未婚夫。她喜歡海,他喜歡吃。制定行程時,他們首選可以看到海又有很多小吃同時又象征性意義的城市。
就東山島吧,再適合不過了!有干凈的海灘,正宗的海鮮,電影《左耳》里張漾和小耳朵在天臺上看海的唯美畫面。
他們計劃好,旅行回程后,就去領證。 ? ? ? ? ? ? ? ? ? ? ? ? ? ? ? ? ? ?
出發前,她跟他開玩笑:“有人說,考驗跟一個人適不適合結婚,最適合的方式,就是和他一起旅行,你說,我們的愛情會不會經不住考驗丫?”
他摸摸她的頭說“小傻瓜?!?/p>
? ? ? ? ? ? ? ? ? ? ? ? ? ? ? ? ? ? ~
旅行之于愛情,或許是催化劑。在旅行前,總會策劃著各種浪漫,他總想著,在最合適的時機,說出最動人的承諾。
旅行也像透了生活,把微小的事情放大,途中他們有很多的意見不合。他喜歡住酒店,她喜歡住民宿。他喜歡打的,她喜歡坐公交。他喜歡在旅途中拍照,她喜歡找好吃的。
矛盾的導火索,不過是因為一盤小小的海蠣煎。她不喜歡吃蔥,可是海蠣煎里放了蔥,她執拗的讓他把蔥全部挑走,才肯吃。他說,讓老板再煎一盤就好了,她偏不。
等所有的蔥都挑干凈,海蠣煎已經冷了。冷了的海蠣煎還怎么吃呢!就像涼了的心。
回去之后,不久,他們就分手了!
? ? ? ? ? ? ? ? ? ? ? ? ? ? ? ? ? ? ~
“分手的理由是?”
“性格不合!”
“你這盤海蠣煎冷了,我幫你熱一熱再吃吧!”
女生不置可否。
涼了的愛情真的可以再溫熱么?
我倒覺得,用一場旅行來驗證愛情,不過是孩子的把戲。旅行,給了彼此撕開神秘面紗的契機,把生活中最真實的樣子還原在對方面前。對方的一些小習慣小缺點,暴露無遺。這個時候,是更好重新認識自己和對方的時刻。然后,通過磨合后的感情,仿佛是一次涅槃重生。當時對對方抓住不放的錯,不過是因為年輕時候的執拗。
很多時候,一起旅行,總有一個人作為主導,一個愿意遷就,這樣才能繼續往前走。過日子其實也是要這樣,相互扶持,相互體諒和遷就。
愿每個人的愛情,不會是以一場旅行作為終結,而是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