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個關鍵詞形容目前的狀態,你會做出什么選擇呢?
在一項調查中發現,當人們被問到目前狀態時,很多人選擇了用“迷茫和焦慮”來形容自己的處境。
這樣的選擇源于對當下的不滿,但又不知道如何改變現狀。
每個人都有美好的愿望。也許是更加富庶的生活,也許是更有成就感的工作,也許是更加健美的身材,也許是魂牽夢縈的愛人。
可為什么越想要卻越痛苦?
因為當你有了渴望卻又停滯不前時,就會深陷焦慮的泥潭不可自拔。
為了帶領人們走出困境,斯坦福大學的兩位教授在《做,就對了》一書中,以大量實驗為證,提出了一系列簡單又實用的技巧,幫助我們用小改變贏得未來。
①
行動之前,先要快樂起來。
看到“快樂”這個詞,在困境中掙扎的人也許會翻個純純的白眼。
別急,這本書最棒的一點,就在于說的不是大道理,而是小技巧。
001 為什么快樂要放在首位?
這就像要幫助一個饑餓的流浪漢,應該先給他的是一塊面包,而不是一份收入頗豐的工作。
我們首先要用快樂把自己從困頓的圍城中釋放出來,擺脫情緒的干擾,才能專注于行動。
002 如何獲取快樂?
獲取快樂的關鍵,在于讓自己處于輕松愉悅的氛圍之中。
暫時不去關注那些求而不得的東西,那些令你煩悶不堪的事情,把自己的視線聚焦到快樂的點滴上去。
你可以這樣做:
參與愉悅的活動 保證充足的睡眠
學會為自己鼓掌 關注有趣的事情
記錄快樂的體驗 尋求新鮮的刺激
積極的心態,就像奔跑前的熱身,讓人充滿能量。
②
讓人停滯不前的重要原因是:害怕失敗和沒有方向。
所以,坦然接受失敗,大膽快速試錯。
001 坦然接受失敗
每個小孩,都是在無數次跌倒中學會奔跑。
每項技術,都是在無數次反復中取得進展。
不失敗不等于成功,不失敗只能停滯不前。
既然失敗能孕育出成功,當又一次經歷失敗的時候,就要告訴自己“恭喜,離成功又近了一步”。
002 大膽快速試錯
失敗,會讓你明白哪里不行。
排除各種不行,才能行。
關于排除不行的方法,書中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概念:精益方法。
其核心思想就是:通過親身感受確定事情。
該方法用在商業領域,就是通過讓客戶體驗“最小可用品”,獲得反饋意見并盡快做出調整,從而用最低的成本獲取最優的產品。因為適合客戶的產品,才是開發者應該追求的終極目標。
在我們探索未來的工作方向時,可以通過做志愿者、實習生、兼職、實地參觀,約談專家等各種方法,多去體驗不同的工作,從而獲得真實的感受。
試錯,能讓我們不斷調整方向,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一條路。
大膽試錯吧,不要等爬到梯子頂端,才發現它架錯了墻。
③
立刻行動,只要做就對了
001 步步為營,把目標細化成最小可行步驟
我身邊有一個從小到大身材一直珠圓玉潤的鄰家女孩。在她的世界里,減肥應該是最“容易”的事情,因為她一年能減一百多回呢。
前陣子回家,發現她現在簡直是人美條順、光彩照人,顛覆了我對她的印象。
為什么這么多年不斷失敗,而這次能成功瘦身呢?
她只做了一個小改變:調整減肥計劃。
把原來的半年三十斤或者一個月十斤,改為三天一斤。
減一斤的目標非常容易,但能減下一斤,就有了少吃多動的開始。
有了一斤,就想要下一個一斤,就這樣逐漸養成了健康的飲食和運動習慣,自然就瘦下來了。
把目標拆分成最簡單的步驟,可以避免畏難情緒。
學會步步為營,更能步步為贏。
002 從嘗到甜頭開始,為自己的每一步喝彩
任務簡單易行,就會產生“明顯可見”的效果。
讓自己嘗到甜頭,盡快看到努力的效果,可以強化前行的意愿。
畢竟,當你能一步看到一個腳印的時候,會更清楚自己的方向,從而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003 趁熱打鐵,避免受到多重顧慮的干擾
上大學的時候,我和一個室友同時想學游泳。當知道她竟然看了一本教授游泳的書就跳下水撲騰的時候,我幾乎被她的自信逗笑了。
然而,故事總是曲折的。我精心選好泳衣,挑好專業教練,為自己制定了詳細的計劃,正在糾結到底要參加游泳訓練還是姐妹聚會的時候,發現她已經能游出一百多米了。
說做立刻就去做,想得越多,越容易受到“抵制心理”的干擾。
想要學游泳,開始下水最重要。
想要贏得未來,邁出腳步最重要。
總之,做就對了。
走出圍城,贏得未來的三個步驟:
第一步:行動之前,先要快樂起來;
第二步:接受失敗,大膽快速試錯;
第三步:立刻行動,只要做就對了。
本書金句即封面:
參考書目:《做,就對了》【美】賴安·巴賓諾,【美】約翰·克朗伯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