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春清秋閑夢遠 此生魂夢繞江南

圖片發自簡書App

江南春來早,塞上秋意遲,祖國的山山水水,不論是江南江北,或是絕塞邊城,應該說各有它的特色,各有它不同的美吸引著人們,所謂各花入各眼,但我卻獨鐘于江南這一方山水,也許確有靈氣鐘于江南,才會有這么秀美的山水草樹。江南的美絕不類似于別地的美,江南,尤似一位端莊嫻雅的小家碧玉,雖無珠光寶氣,卻明眸皓齒,秋水照人,透出一股柔美來。江南,是大運河邊垂絲千條的隋柳,柔飏欲挽行人住;江南,是西園紅爛熳,池前翠玲瓏的小橋流水人家;江南,是花氣徐來,枝葉枕水的溪邊搗衣少女那盈盈秋波一閃;江南,是楊花蒙蒙,是柳笛聲聲,是嬌語娓娓,是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溫柔滿溢于胸——的那種感覺,我是寫下江南兩個字,眼前便會漾起一泓清波來的。

江南的美,在于它的韻味,無數關于江南的美麗故事,歷代文人,尤其是土生土長的江南才俊對這方美麗山水的題詠,使江南溶在一種韻味濃濃的文化氛圍中,江南是出才子與美人的地方,歷史上又曾有多少文化名人在這塊土地上縱情吟嘯過,多才多情卻歸為臣虜的李后主;文字風流,數下江南的乾隆帝;唐祝文周四大才子在江南的風雅軼事;還有秦淮河上,江南名妓李香君、柳如是、陳圓圓、董小宛的哀宛凄美的舊事,等等,曾令我多少次神思悠然。而江南的那些名園、名山、名泉,又多少次縈繞夢中:拙政園、桃花塢、雷峰塔,藤王閣、東林書院,這些地方,雖然有些我只是在書中見過,卻幾乎已可聞及那撲面而來的人文氣息。

江南的美,是一種細致的美,有那種用工整小楷書寫出文章的那種味道,這種細致之美幾乎無處不在,而人間處處皆有的景物,一沾上江南便幾乎都帶上了這種柔美,猶似清晨浴過朝露的草葉一般,更顯清翠。白居易的《憶江南》中吟詠之物,其實別處亦有,而同樣的水、花,此處別有意味,而韋莊的《菩薩蠻》詞,更是對夢魂中的江南、江南的美景與人一詠三嘆,念念難忘,“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往事隔千年,千年之前的古人的情狀猶似在目前,我是很喜好游歷的人,但很有諷刺味道的是,我幾乎沒大出過遠門,連在天津的伯父家至今都沒去過,但我很能體會游子的心境,常常冥想自己踏上遠途,或是已經泛舟江湖之上,燭光搖影,秋水橫窗,推窗一輪明月,漾在碧波粼粼的水中,想著古人扣舷獨嘯的狂放,吟著今夕何夕的句子;又或是踏著二十四橋上的落葉,聽著隱隱約約的簫音,頭頂上一彎新月,駐足良久,然后低嘆著說:這是江南的月亮,江南,給我的印象正是如此,無論在眼前的,在我未知的遠處的,恰如桌案上清供的一枝水蓮花,清麗免俗,裊裊亭亭。

芳春清秋閑夢遠 ?此生魂夢繞江南,江南 ,是我的夢,也許也是你的夢,是無數人心中不滅的一個綺夢,一個心靈中永遠的花園,無論你身在何處。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