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簡史》讀書報告

看書時間:16天(2016.09.05--2016.09.20)

個人感想:這是參加讀書會以來讀的第二本書,這次還是會有很多時候看著看著瞌睡就來了,但是我告訴自己再瞌睡也要看,再忙再累也要看,或許這個階段就跟我開始堅持跑步的前三個月是一樣的,難受但是必須堅持,逼一下自己,熬過這個階段,當把看書當成興趣就輕松了,到時候會不會也像跑步一樣兩天不跑就全身不舒服呢?如果哪一天不看書全身不舒服,看書也就成為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讀書報告:本書分為四個部分:認知革命、農(nóng)業(yè)革命、人類的融合統(tǒng)一、科學革命。

第一部分:認知革命。看完第一部分,讓我對本書產(chǎn)生了興趣,不是我想象的那種歷史教科書的感覺,這部分寫的比較有趣。首先,人類史,從人類的起源開始講,以前一直認為人類的進化史就是從毛多走路彎曲的猩猩變成了毛少走路站直的人類,以為我們?nèi)祟惥褪亲盥斆鞯模驗槁斆魉员绕渌麆游锔呒墸瑥牟恢牢覀冞€有那么多的“兄弟姐妹”,我們并不是唯一的“人”,我們并沒有那么獨一無二,其實我們都是人類,只是不同種而已;其次,就是語言的重要性、編故事與宗教的起源、虛構的力量、150人定律、八卦與人類進化、陌生人組成的跨國企業(yè)等等;書中觀點新穎,特別讓我對八卦有了新的認知,好像進步都是“八”出來的一樣。而人類的發(fā)展就是由實體到虛構,整個社會都在編織一個虛構的故事,由宗教,國家,家族,公司等各種不同的信仰去支撐,使有共同信仰或目標的人能夠聚在一起,從而推進社會向前發(fā)展。如果超過150人沒有一個虛構的故事讓大家信任,群體就不可能有秩序而是一團亂,這也就是為什么國家,宗教,公司存在的一些原因,超過150人,群體就不可能互相特別了解,就必須共同相信一件事情,才能有組織有秩序。然后,就是原始人的生活圖景,在我的想象中,原始人生活應該是挺難的,剛開始沒有火,沒有工具,不會烹飪,沒有穩(wěn)定的住所,但是在作者的筆下,他們貌似過得挺悠閑挺輕松?反而是我們把生活越過越復雜?仔細想想也是這個道理,每天起早摸黑,加班,忙這個忙那個,還為每一頓吃什么而煩惱,而遠古的采集生活卻是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然后花幾個小時出去找找食物,想吃點什么就找點什么,換著口味天天不重樣。但是遠古生活有平靜也有動亂,只是那時誘惑少欲望少,反倒更快樂些。還有不得不說的是人類對甜食的熱愛是因為我們的“貪吃基因”,這就是為什么減肥那么難的原因啦,因為減肥是在違背天性吶,這觀點又是很新穎很有趣。最后,是智人的“罪”與“惡”。智人一下子變成了毀天滅地的洪水猛獸,智人的擴展造成其他大量物種的消亡,大量的證據(jù)判定人類罪名成立,但是我覺得大型動物的滅絕就是選擇的結果。畢竟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一個物種的強盛必定注定其他物種的衰敗和消亡,即便不是人類入侵,可能也會因為其他外在因素而被淘汰。所以人類或許更像是催化劑,加速了選擇而已。同樣,如果是其他物種占據(jù)地球統(tǒng)治者,我們?nèi)祟惖拿\也不會好到哪里去。但是在文明走到今天,人類應該更加寬容地對待其他物種,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元化才是健康正常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第二部分:農(nóng)業(yè)革命。首先,是關于騙局:智人以為自己馴化了植物,但其實是植物馴化了智人。種植業(yè)把智人束縛在固定的土地上,智人不能像以前四處遷徙,所以逐漸在一個固定的地方定居下來開始種植。然而種植業(yè)并未讓智人的生活更輕松,而是恰恰相反,讓農(nóng)民過著比采集者更辛苦、更不滿足的生活。壓力一代比一代大,幸福感一代比一代低。其次,關于蓋起金字塔。進一步闡釋了由想象構建出來的秩序,智人從采集生活進入到農(nóng)業(yè)社會, 勞作時間更長,余糧更多,余糧又養(yǎng)活了政治,藝術,哲學,不用人人都參與農(nóng)耕也有足夠的糧食,才會有人有精力去搞藝術,哲學,政治,所以農(nóng)業(yè)是虛構秩序的基石,更是金字塔的根本。從采集者到農(nóng)業(yè)社會的定居,再到精英的出現(xiàn),人類對自己和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想要的越多,也會活的越累,從溫飽問題,到浪漫主義,消費主義,浪漫主義告訴我們,我們要體會不同情感,品嘗不同美食,去不同地方看不同美景。消費主義告訴我們,要開心就該去不停消費。浪漫主義和消費主義一起催生了不同的新市場。然后,關于記憶過載,隨著人類的發(fā)展,家庭,部落,城市,甚至是國家的形成,人類社會結構越來越完善,需要管理的事務越來越多。當腦子不夠用時,文字和數(shù)字就出現(xiàn)了。到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根本離不開文字,就像文中說的那樣“文字本該是人類意識的仆人,現(xiàn)在正在反仆為主”。最后,關于不平等現(xiàn)象。歷史從無正義,種姓,種族,宗教,男女不平等現(xiàn)象,他們認為就該是這樣,這是很自然的,然而這些并沒有任何生物學上的基礎,而只是基于毫無根據(jù)的虛構概念想象出來的;天生帶來允許,文化造成封閉。其實是統(tǒng)治階級為了維持他的統(tǒng)治創(chuàng)造了封閉而已,如種族、種姓、宗教、階級等。

第三部分:人類的融合統(tǒng)一。首先分久必合是歷史趨勢,最初的幾千種文化同時存在,到今天人類開始使用同一套政治體系,經(jīng)濟制度、法律制度、科學制度,經(jīng)濟也已經(jīng)全球化,中國的公司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其他國家也投資中國市場。英語也成了世界語言,讓不同國家的人可以相互交流和學習。但是不同國家仍各具特色,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宗教信仰,這種多元化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其次是金錢,世界上最偉大的征服者,從沒有到以物易物,到用到貝殼,香煙代替金錢,再到硬幣,銅幣,紙幣,金錢的背后明明是靠一套最無情的系統(tǒng)在運作,但它卻又是有史以來最普遍也是最有效的互信系統(tǒng)。就算在宗教上水火不容的基督徒和穆斯林,也可以在金錢上達成同樣的信仰,金錢幾乎可以跨越所有文化鴻溝,金錢制度也讓互不相識,不清楚對方人品的人攜手合作。雖然金錢萬物可換,萬眾可信,但是人類社會和家庭維系,榮譽,忠誠,道德和愛是不可以用金錢衡量的,這些都是無價之寶。然后作者也讓我對帝國有了新的認識,在我的記憶里,“帝國主義”就是個貶義詞,就是國力強盛,具有侵略性,但作者認為帝國之下是多民族的,多文化形態(tài)的,疆域也是不設限的,可以靈活調(diào)整。帝國讓多民族,多文化漸漸融為一體,所以統(tǒng)一的帝國或許是未來趨勢。最后就是宗教,作者的觀點對我來說又是新觀點,本書的有趣之處就在于作者能一直給讀者新的觀點,以前我對于宗教是完全不了解的,因為不感興趣也就不曾去了解過,作者讓我對宗教有了新的認識,除了金錢和帝國之外,宗教是第三種讓人類統(tǒng)一的力量,宗教對人類的影響真的還是挺大的,就我自己來說,我身邊很多信佛教和基督教的朋友,他們真的很善良,活得很開心,少了我們對生活無奈時候的愁眉苦臉,也少了心計和爾虞我詐,他們很簡單,就是簡單的相信上帝活著其他神,我特別喜歡和他們呆在一起,其實他們也在慢慢影響著身邊的人和整個社會。

第四部分:科學革命。科學革命不是知識的革命,是無知的革命。其實人類要發(fā)現(xiàn)自己的無知不難,要承認自己的無知很難,如果大家都認為自己什么都懂了,也就不會發(fā)明出那么多新的東西有創(chuàng)造性的東西。就跟我們現(xiàn)在社會一樣,很多的人自以為是,反而得不到成長,謙虛的人往往更容易學到更多的東西。帝國之所以厲害,之所以發(fā)展迅速,就是因為他們承認自己的無知,愿意花錢去培養(yǎng)科學家,愿意去探索未知的新的世界。剛開始歐洲只算一個很不起眼的地方,那時候中國是很厲害的樣子,為什么短短的時間歐洲迅速發(fā)展而中國停滯不前,最大的原因就是歐洲人愿意承認自己的無知,歐洲帝國也承認自己的無知,他們也就形成了這樣一套價值觀體系,科學和帝國完美結合,不斷探索新知,新領土,而不會像中國認為世界都是圍繞亞洲轉(zhuǎn),圍繞中國轉(zhuǎn),從整個歷史來看,愿意承認自己無知,愿意說出不知道的國家,后來都發(fā)展比較迅速。但是不管是建立帝國還是推廣科學,沒有錢是不可以的,所以又加入了資本主義,在資本主義中,最重要的就是信任,對未來的信任,不然很多事情都沒辦法開展。信任延伸出信用,信貸,信貸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jīng)濟成長,而且是利己利他的利益,大家都相信是整塊餅變大了,而不是我多了你就少了。荷蘭人成功的秘訣就在于信貸,荷蘭贏得了信任是因為他們堅持準時,全額還款。因為他有較高的信用評級,信用評級和自由公正和平有關。另外,工業(yè)革命其實就是以前得靠肌肉力量或根本做不到的事情,現(xiàn)在都由機器接手。但是這甚至讓動物和植物都被機械化,忽略了動植物的社會和心理需求,這背后就是人類的冷漠,認為動植物和機器一樣,沒有感覺沒有情緒,但事實不是這樣。動物和人類一樣,也有自己的情緒和社會心理需求。工業(yè)革命也催生了消費主義,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買買買,各種節(jié)假日,特殊日期都成了購物節(jié),無論男女都選擇用到商場血拼來紀念這個日子。買回一大堆可能永遠也用不上的東西,有錢人的最高指導原則是投資,而我們普通人的最高指導原則卻是買買買,哈哈,這個習慣還是挺可怕的。工業(yè)革命確實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好處和方便,但是對環(huán)境也帶來了不少傷害。工業(yè)革命后智人開始越來越不受自然的擺布,慢慢要求精確和一致,慢慢接觸并使用時間表。家庭和傳統(tǒng)的社群慢慢開始崩潰,人類戀愛也變得自由不受父母影響,父母不再是為所欲為。慢慢的我們變成一種想象的社群,如民族和消費大眾,明星的共同粉絲,球迷等分別構成一個個社群。另外,慢慢的和平的成本比戰(zhàn)爭低太多的時候,大家都選擇了和平。整個社會穩(wěn)定了,大家才會考慮是否快樂的問題,快樂來自內(nèi)心,想要長期的快樂只能看血清素,多巴胺和催產(chǎn)素。人快樂后才會去思考生命的意義。最后我想說科學的力量太可怕了,基因工程,生物工程,也就是所謂的智慧設計,一切都在為治療疾病和延長壽命而努力,可是這些可能會讓社會一片混亂,政治倫理道德和科技進步之間也出現(xiàn)矛盾,到底誰對誰錯?科學怪人真的會不會出現(xiàn)?我們究竟希望自己想要什么?其實這些都是不清晰的,茫然的。人類社會發(fā)展這么久,創(chuàng)造了很多東西,生活也更好了,同時也確實讓其他生物的環(huán)境急劇惡化,人類也變得越來越不負責。擁有了能力,但是不負責任,貪得無厭,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這恐怕是天下最危險的事情。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

  • 當下各類活動眾多,諸大咖云集,紛紛分享自己的經(jīng)驗、經(jīng)歷、體驗和心得,比如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創(chuàng)業(yè),比如健身,比如投資理財?shù)鹊?..
    自在牛閱讀 312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