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9
今天六點準(zhǔn)時下班,卻折騰到十點才回來。下班前的一個鐘頭,我都在算計著,等會要去哪幾個地方,辦好幾件事。結(jié)果一件事也沒做滿意,大部分時間都在路上耗掉了。
本計劃兩件事,到宜家買些低廉而實用的日常用品,再去南山圖書館借幾本書。
我從知乎上搜來一批「值得推薦的宜家小產(chǎn)品」,列一個表單:
- 6.9白色小鬧鐘
- 9.9十個的電池
- 7.9三路插座
- 4.9十個的晾衣架
- 9.9浴室用品三件套,一個放香皂,一個放洗發(fā)水,還有一個不知道放什么,是個有蓋的桶裝盒子。
- 19.9中號可封口的塑料袋,用來裝一些水果、食物
- 19.9多“S”型衣架,一個可以收納多條褲子
- 4.9門墊
- 9.9筆筒
- 19.9塑料袋抽取盒
- 其他不知價格的東西:煮水壺、沐浴球、儲物盒、收納用的一套布盒、大塑料盒
樂滋滋在心里盤算著,一會去宜家大干一場。這時又突然冒出個想法——既然去逛了,干脆去一趟圖書館,借幾本早就想看的書:
- 如何閱讀一本書
- PPT演示之道(孫小小)
- 寫給大家看的設(shè)計書
最終結(jié)果的不如意就是這時埋下的隱患——八字還沒一撇的時候,我就想著怎么把它裝裱起來。原本只做一件事都未必穩(wěn)妥,現(xiàn)在又加上一件事,感覺時間排得滿滿,物超所值。而最后結(jié)果是,芝麻和西瓜都丟了。
我先去南山圖書館,心想借幾本書很快的。我循著索書號,來到了尾號04與08之間,可介于它們之間編號的書卻不知所蹤——我恰好要借06號書。我在04和08兩邊、上下徘徊了許久,沒有線索,只好撤兵奔向下一個關(guān)口。但下場類似,沒有找到一本我單子上的書。那時我的心情是通透的,終于理解了“世界上最遙遠(yuǎn)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明明檢索到了你,卻找不到你”。最后順手拿了一本如何讀為什么讀(黃燦然譯)離開了。
從圖書館出來天已經(jīng)黑了——八點,再不往地鐵走,回到家都得半夜了。于是,宜家便成了“下回分解”。這次出行做的又是無效功,一直在路上,看似很充實,卻毫無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