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當國家全面放開二胎政策后,我的心就產生一絲絲的波動,查閱不同的生二孩的文章,思考不同的人對生二胎的建議,考慮究意是生好還是不生好。一直猶豫與徘徊著。
當朋友圈,不少的同學曬著他們的兩個可愛的孩子,我總感覺自己的心里好像少了什么,會有絲絲的失落。
過年走親戚,也總會聽到他們善意的提醒:“再生一個孩子,這樣兩個孩子多好。”我總是微笑地回復:“再等等看。”
其實每當思考生不生二孩內心總是無比地糾結與痛苦。
現在我的女兒已經六歲,可愛善良,很懂事,很體貼。別人家的孩子不好帶,我家的姑娘長這么大一直都不算累人,吃飯吃得很好,我們總是怕她吃得多,控制她吃飯的量。別人的家長總是怕孩子不好好吃飯,這方面的憂慮我們從來沒有。
每次當我生氣的時候,她會過來哄我,我的心都快被融化了。當我批評她的時候,她的眼淚汪汪卻不讓自己哭出來,我看著心疼就把她抱著,于是她就會放聲大哭,我抱著她,哄著她,給她講道理。在某種時候,我總有這樣的感覺,在教她的時候也是我自己內心提升的時候。
以前我總是會發火,對她大聲地吵,慢慢地,經歷幾次她的痛哭。我越來越不想讓自己這樣不注意孩子,我開始控制自己的脾氣,開始慢慢地變得更柔和。我開始更多地反思自己。
很多文章都這樣說,母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孩子的未來。但對于我來說,我的孩子是來提升我,更是來幫助我的天使。有這樣的天使,我更要做一個好的母親。
生二胎與不生二胎糾結的原因有很多,我現在自己理理:
不生的理由主要有:
一是經濟方面的壓力
現在養一個孩子不像以前,不論是吃穿住用,上學等等,哪一樣的花費都不少。我在小城市相對比城市的壓力還能輕一些。但是一個孩子在前三年沒有上學的時候一年最少的花費得在萬元以上。上學后每年至少得2萬元以上。對一個普通的家庭來說,家庭的一部分收入就用來養孩子,負擔不會小的。在這樣的年紀生二胎,父母年紀也大了,也需要養老,每年也有一筆費用。再加上日常的生活支出,每當想到這里的時候總會有一些擔憂。
二是接送與照顧的壓力
起實比起第一個壓力,第二種壓力更大。公公婆婆都在外地。婆婆是為了照顧女兒經常在我們這邊。因為我和愛人都要工作,但是如果生了二胎,婆婆就需要長期在我們這里,兩個孩子婆婆一個人也照顧不過來。這時就要公公來照顧。這樣一個本來不大的三室兩廳就會顯得更擁擠,而且相處起來肯定會有一些摩擦。如果公公不方便來,就得請一個保姆和婆婆一起看。這樣花銷就會更大,又回到第一個經濟方面的壓力了。這樣一請保姆就得請至少三年。
三是女人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來照顧孩子
對于女人來說青春是很有限的,如果再花10個月的懷胎時間,以及至少一年的哺乳時間,想起來總是感覺要付出不少。生完孩子又面臨著減肥,身體變形等等。想起來就有些怕怕。對于職場女性來說,也許會工作到生孩子前一個月,然后再加上產假,至少得休息好幾個月,產假結束再重新回到工作崗位。由于好幾個月不在單位,可能會面臨工作被他人替代的風險。
對于沒有父母照顧孩子來說,媽媽可能就會放下自己工作全心地照顧孩子,因為現在各種保姆虐待孩子的事件層出不窮。就是一些自己當地的認識人介紹的保姆也不是很可靠的。我妹妹的孩子當時請的是他們當地的一個保姆,據別人說看的比較好。每次妹妹就把孩子送到保姆家去看。有次妹妹中間去看孩子,保姆竟然把孩子放在沒有水的水缸里,這樣既不怕孩子掉出來,她也不用一直管孩子。試想母親看到保姆這樣看孩子心里會有多苦。
要全心照顧孩子就會面臨好幾年與社會脫節,如果自己在看孩子的同時一直堅持學習,這樣出來工作后新找滿意的工作也是有一定難度的。如果在看孩子期間沒有繼續提升,等孩子長大了,再重新找工作難度可想而知。
生的原因主要有:
一、我們多一個親人
現在的社會人情越來越淡薄,當我們年老的時候有兩個孩子照顧,在我們年輕的時候我們可以享受兩個孩子的快樂。這種幸福也是非常美妙的。想想,無論是外出旅游,還是在家里,有兩個可愛的精靈經常在身邊,想想都美得不要不要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應該會越來越喜歡孩子的陪伴,有兩個孩子,有兩份牽掛,比一個孩子總是會好一些。到時等孩子有孩子了,我們也至少會有兩個孫子要照顧。雖然累,但也幸福與充實的晚年。
二、孩子多一個玩伴與手足
現在如果是一個孩子多少會有些孤單,我的女兒經常一個人在家自娛自樂,拿著她的小剪刀做一些手工。每當別人的孩子來家里玩,她總是舍不得人家走。總希望人家多在家里玩玩。
這次春節回家,姐姐的老二是個小男孩,剛滿三歲。在快回老家的時候,女兒就開始念叨要和弟弟玩。回去我們初二一起去親戚家串門,一整天他們都玩得很開心。到晚上的時候兩個人都不愿分開,女兒不要讓小弟弟回家,小弟弟讓她父母早點回家,他要在這里玩。最后小弟弟被姐姐說通回家,當他走的時候,女兒又是萬分不舍,當時那一刻,我是那樣的堅定,我想要給我的孩子生一個妹妹或弟弟,讓他的童年過得開心些。
在現在社會,人情越來越淡薄,作為親兄弟姐妹,當一方有困難的時候,另一方會毫不猶豫地幫助。如果不是手足,是朋友,很多時候,人家是沒有義務去幫你分擔的,更不用提全心幫你。
前幾天,有兩個老人在談論。其中一個說,她的兒子在外地出車禍了,要賠別人多少錢。她的女兒立刻匯過錢過,并去照顧他的兒子,這件事情也沒有讓她知道。等最后事情平息了,她才從別人親戚口里知道這件事。當時她很感嘆,新姐弟就是能依靠的,更是能靠住的,是那個會在關鍵時候不顧一切去照顧對方的人。
拿婆婆生病住院這件事,時輸血的時候,0型血血庫不足,我們調動所有的親戚,要不就是喝了藥不能輸血,要不就是體重達不了標,總之O型血的我們認識的基本上都幫不了。有些親戚則對此事愛理不理。有些人卻是很用心地去幫忙。最后,我弟弟找到他朋友,才有O型血。當姐姐有困難,弟弟就是那個會努力去幫助的人。當時很感動。還有一些其他的親戚也需要感謝,會在以后相關的文章里說明。
三、老年時養老會不孤單,孩子的負擔也不重
如果只有一個孩子,晚年我們年紀大了,通常希望孩子常回家看看。有兩個孩子他們換著回家陪我們,我們的老年生活會更幸福與熱鬧。
當我們生病的時候,孩子一個人日夜照顧,那是多么地辛苦地不堪。記得去年婆婆生病住院在重癥監護室呆了有一周,隨后在醫院又觀察了10多天,在這些天,主要是愛人和他的姐姐照顧。愛人白天上班,中午抽空就去,姐姐是白天晚上都在照顧。還好是兩個孩子,要是一個孩子,愛人還得請假,那種日子不可以想象。
整個家庭的生活基本上就是被打亂的,每個人的神經都是緊崩的。每天愛人休息不好,她姐姐也總是以淚洗面,可以想象那種痛苦無助的日子。當時姐姐見了我,對我說:“如果媽真有個三長兩知,我感覺自己做女兒真是對不起她,從來沒有為她做過什么。”那一刻,也撥動了我的神經。是的,可憐天下父母心,曾幾何時,父母為我們做那么多,他們心里想的永遠是我們,而我們總是工作忙,陪他們的時候少之又少。給他們買禮物也不多。
我是一個有決定恐懼癥的人,理了這么多原因,心里或許更明朗一些,但是仍然還沒有下定最終的決心。也希望其他有同樣困惑的人一起來討論。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