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故事的構成
對于創作者來說,故事構成是不可或缺的知識。
要說為什么,這點是職業作家都知道的。
職業作家和寫作愛好者的差別就在于知識和經驗。
也就是說,如果不吸收這些知識,一生都不會成為職業作家。
在這里,我們重點講解故事的構成,借此向著職業作家的目標更進一步吧。
關于故事構成的三種解說
以下是關于故事構成的三種解說:
起承轉結,序破急,三幕結構。
起承轉結是大家都聽過的。
序破急的話,接觸過<EVA>(《新世紀福音戰士》)的人應該聽過。
三幕結構,老實說,這個說法在日本可能還沒普及。
不過,職業作家這三種都是知道的。
應該說,對他們來說這些都是常識了。
不知道的話就很奇怪了。
起承轉結
起承轉結是漢詩的結構。
可以把它活用在故事中。
起、承、轉、結這四部分,要分開來考慮。
這本來就是漢詩的結構,如何劃分起、承、轉、結這四部分,就因人而異了。
我個人推薦新井一「シナリオの基礎技術」 (新井一《劇本的基礎技術》)的這本書。
這本書會解說起承轉結。
如果想知道得更詳細,建議去讀這本書。
起承轉結的“起”
“起”是用來描述反命題的。
反命題就是跟故事所要表達的主題相反的主張。
這本書如是說明:
如果想要表達“友情是寶貴的”這個主題,就要先提出“友情是毫無意義的”這個反命題來。
另外,還有其它四個要素:
* 故事中的“天、地、人”要明確。
* 故事的走向要明確。
* 必須要有吸引力。
* 必須要在最合適的地方開始。
起承轉結的“承”
“承”就是展開部分。
劇本(或小說)整體的80%-90%都是“承”。
所以,故事好不好看都是由這個部分決定。
起承轉結的“轉”
“轉”是讓人體會到故事主題的地方。
這個部分要能感動讀者。
主題并不是直白地說出來的東西,而是要能讓人感受到的東西。
起承轉結的“結”
“結”是確定故事余韻的部分。
這個部分不能拖沓,要一氣呵成。
有余韻的收尾會讓讀者有“想要再讀一次”的感覺。
序破急
序破急是能劇用的結構類型。
比起承轉結要簡單。
只用三部分,就能構成故事。
因為只有三個部分,比起起承轉結來說,更適用于編排內容較少的故事。
為了簡潔明了地傳達主題,序破急是很好用的一個結構。
一般不要在太長的作品中使用。
所以,在寫內容較少的故事時可以試著用一下。
三幕結構
這是西德·菲爾德提出的理論。
是一種國際上使用的結構類型,在制作電影時常常用到。
就如“三幕結構”這個名字,這種結構要分成三個部分來考慮:
第一幕、第二幕、第三幕,內容分量比例是1:2:1。
第一幕、第二幕、第三幕可以理解成“開端、中段、結尾”,也可以理解成“狀況設定、矛盾、解決方法”。
第一幕結束后,到第二幕結束之前,要設置各種各樣的情節點,也就是推動人物采取行動和改變故事方向的事件。
如果有西德·菲爾德的這本書,可能會更容易理解。
總結
以上就是故事結構的解說了。
基本來說,三幕結構和起承轉結比較適合創作故事的人。
知道了有哪些結構類型,接下來就要更深入地去了解各個類型。
類型這種東西,一言兩語不可能說清楚。
不過,也有詳細介紹故事結構類型的書,請吸收這些書里的知識,繼續成長吧。
那么下次再會。
本文翻譯自 ひさたか ラノベ?小説書き方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