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經過幾次暴雨的洗禮,九如山變得更加清新了些。我又按捺不住心情,約上三兩好友,于一個周末去探了探究竟。來到這里,果不其然,給我們很多驚喜。
上次來九如山還是去年中秋。那時候的天氣雖然少了些暑氣,不過還是一身短袖短褲。相對于九月的秋高氣爽天,7月的天氣算是夏日正當時了,不過,也不失登高望遠的好時節。
進入九如山景區門口之前,會穿過一個木建筑風格的小店。如果你時間足夠寬裕,可以選一處坐下來,點杯咖啡或者果汁,悠閑地打發下慵懶的時間。
邁入九如山,走幾步路,就會看到一池碧水。水面波心蕩漾,岸邊垂柳依依。走到近處仔細瞧,會看到很多小魚在水底歡快暢游,惹得頑皮的小童拿著小小撈魚竿撈呀撈。孩童旁邊的紅色小桶里還真有幾條小魚小蝦在游來游去。
繼續前行,走過木棧橋,會看到一條飛瀑。許多人在瀑布下游合影。還有人干脆光腳丫邁進這潺潺流水中,看他們臉上的笑容,定是清涼無比。
順著山路一路前行,會突然感覺眼前一片開朗,這里就是六合潭了。一座曲曲折折的木棧道橫架在水面上,游人可以近距離地感受湖水的清澈。當然,這是一處極佳的攝影點。遠處的連綿群山包裹著這一泓潭水,岸邊楊柳、涼亭倒映水中,就成了一幅絕佳的山水畫。
越往上走,景致愈加動人。當你走累了,會發現景區最暖心的服務哦。因為九如山設了免費飲茶點,方便爬山的游客稍作歇息。當中也不乏擺攤的商家,賣些解暑的水果、飲料等。到了晌午時分,如果肚子餓了,還可以到山間的餐飲店用餐。這些商家賣的東西價錢還算公道。
坐在專為游客準備的木椅上休息,周邊都是樹,就連一束陽光灑下來都能斑駁了時光。這樣的場景,怎能做到不去喜愛呢?
木制的牌子、漢隸字體、茂密山林,就這樣自成小清新文藝風格,吸引了游人的視線。
你有試過透過樹葉間隙遙望遠處群山的經歷嗎?那種感覺,就像發現了山的秘密,眼里裝了森林綠,心里生了喜悅情。
我也爬過幾座山,走過多處自然風景地,但是像九如山這么散發純粹自然氣息的倒不多。因為九如山沒有雕梁畫棟的廊臺樓閣,也沒有普渡眾生的古剎廟宇,沒有人文杜撰的神秘傳說,更沒有先人揮灑的詩賦墨跡,這里只有100%的純凈自然。
這里的瀑布不是懸崖萬丈,觸不可及。你能近看銀珠飛落。你甚至可以邁到溪流中的石頭上,蹲下身子捧一把清泉洗洗臉。手心傳來清清涼涼的觸感,耳畔響著嘩嘩啦啦的水流聲,偶爾還有調皮的水珠跑到胳膊、腿上去了。這樣的瀑布、這樣的清泉,讓人怎能不愛?
走得累了,坐在林間秋千上稍作歇息。小小秋千晃晃悠悠,讓我懷念起童年記憶里爺爺做的那個秋千了。那時候的秋千做的沒有這么精致,只有一根粗繩子穿一塊木板,繩子兩端分別系在兩棵大槐樹上,小伙伴們爭著搶著在秋千上蕩啊蕩。“孩子們,吃槐花餅了!”奶奶的聲音也越來越清晰。現在回想起來,仿佛又聞到了那股熟悉的槐樹花香。待到明年槐花開,我一定要再嘗一嘗奶奶的槐花餅。
走在九如山的木棧道上,你會發現溪水是這樣的原始而純粹。泛青的石頭七零八落散落在溪邊,不清楚這些碎石什么時候躺在這里的,看它光滑的表面,想必已經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碎石間隙生了好些雜草,還有掉落的黃葉,折斷的枝干,看雜亂無章,不過這是真正的自然啊。
爬到山頂,沒有了樹木的庇蔭,夏日的炙熱就顯出來了。明晃晃的日頭開始偏向西邊,雖說過了正午,不過下午兩點的陽光才是最烤人的,游人都躲在無亭乘涼休息。
無亭,也叫無我亭、取舍亭。當你終于爬上山頂,憑欄遠眺,內心自然會生出一種自豪的成就感。入眼的,皆是遠處縹緲群山,繁茂山林,幾處涼亭隱匿其間。置身于這樣的景色中,工作的壓力、生活的煩惱統統消失無蹤,渾然忘我,就連心情也會變得特別平靜。
休息夠了,下山之旅也是一趟新的旅程。“上山容易下山難”,下山的時候,腿的乏力就漸漸顯現出來了,看來以后要加強鍛煉才是。
下山路更加陡峻,很多段木棧道差不多都是垂直下去的。走一段小腿就開始抖,只好休息一會走一會兒。
再次回到山腳下,經過景區門口的木棧道,突然發現天藍的這么好看。好像之前看過的一張麗江古鎮的風景照片。你們看,這張照片是不是文藝范十足?
九如山,一次入園終身免票。景區這項活動真是讓人拍手叫好,看著拿在手里的這張終身榮譽園主卡,心里也是心生歡喜。
這里有山,群山連綿;這里有瀑,落地有聲;這里有棧,曲折回環;這里有溪,碧波蕩漾;這里有泉,汩汩無聲……山峰、峽谷、清泉、密林、瀑布、溪流巧妙地連綴在一起,讓每個到訪的人歸去之時,必定在心里許下一個歸期。
我們都是筆尖里寫夢想的人,我是孫小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