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網友二美的倡議推動下,前一段加入了“幸福群每日感恩三件事”,每日寫出三件值得感恩、覺得幸福的事情。她說她在研究“積極心理學”,看看每天寫出感恩和幸福會不會讓大家的生活有所改變。
? ? ?有的!我從自身發現了積極心態下生活確實會朝向更好的一面發展,而消極心態則會讓人沉溺于自我壞情緒。
? ?先回顧近幾日的的“每日感恩三件事”吧。
? ?2016.07.16
? ?1.和好朋友一起畫畫,打麻將,快樂的周末時光。
? ?2.小妞撫摸著媽媽肚皮跟妹妹說話:妹妹,你知道你的使命是什么嗎?就是和我一起照顧爸爸媽媽。好貼心懂事又有使命感的小妞啊!感恩!
? ?3.喬大姐送了一個嬰兒車給我們,感謝!小妞幸福的爬進去縮小自己,假裝自己是小寶寶,讓爸爸推他。當小寶寶享受父母關愛,讓她回味嬰兒期的幸福,好快樂。
? ?2016.07.17
? ?1.早起我做了大米玉米粥、炒了西紅柿雞蛋,餾了包子饅頭,三人吃的很滿意。晚飯她爹做的米皮,很不錯,也很有新意。
? ?2.帶妞體驗樂器,用吸管做了“排簫”,還得到一個塤,雖然吹出聲很費勁,但妞還是很喜歡。
? ?3.妞第一次自己從家里去超市買東西,圓滿完成任務。真的可以說“孩子都會打醬油了”。以前總是擔心她過馬路,不放心,不敢放手,現在看來孩子真的長大了啊,是父母的小幫手啦!
? ?4.妞的手氣真的好。晚上出去散步,她自己去超市買瓶水,結果瓶蓋打開一看又中了一包12瓶水。她已經中過多次獎了,一瓶的一包的都有。
? ?2016.07.18
? ?1.和朋友之間的聊天溝通加深情誼。關心兩個同樣懷二寶的朋友,一個居然胎停育了,同情并安慰她,兒女緣分看天意,先調理好身體才好;另一個朋友胎兒很好,就是老大不同意,還沒做通思想工作,我跟她交流了我與女兒溝通的一些做法,鼓勵她多關注老大的內心。晚上在幸福群里和二美、糖糖、無非幾個人交流也很有同感,很有啟發,很有收獲。
? ?2.女兒第一次嘗試賣報紙,回來嘰嘰喳喳說了半天感受,還總結了經驗,而且說了還要去。嗯,不錯的實踐!在媽媽鼓勵下還寫了日記。
? ?3.感謝朋友帶女兒一起去賣報,我如今肚子大了,朋友們都體諒,不讓我辛苦。感謝好朋友!
? ?2016.07.20
? ?1.昨夜大雨,今晨放晴,天藍的令人驚喜。微微的云輕柔地飄在天邊,如少女纏繞手指的紗巾,讓人觀之不足,思之想之。
? ?2.沒趕上班車,開車上班,從輔路左轉進入主路時,過了幾輛車都不讓,忽見一車相讓,并搖下車窗微笑致意,最后還伸出大拇指。我定睛一看,這不是汲先生嘛!大學閨蜜的老公。我和閨蜜畢業后同在省會,曾一起租房過日子,當時還是她男朋友的汲先生時常過來,所以非常熟。后來各自結婚成家,各忙各的,有陣子沒見了。今天真是巧遇啊!
? ?3.下午請假辦好了生育證,順便買了一件滿意的裙子,不是在孕婦裝店買的,比較正式的那種,寬松版居然我還能穿。
? ?4.路邊買來新鮮核桃,剝了皮,脆甜嫩爽,好吃!比干核桃好吃太多了!想我為了肚子里的寶貝吃核桃跟吃藥一樣,耐著性子逼自己吃,隔三差五的老忘記。新鮮核桃的口感真是棒,雖然吃起來有些麻煩,要夾子夾開,再剝去皮。我給小妞分享,她基于“核桃不好吃”的經驗不肯吃,好不容易塞她嘴里一個,她吃出美味了,驚叫yamiyami,還要!好嘛,我算是給自己找著事干了,還只嫌我剝得慢。
? “每日感恩三件事”從五月份開始,中間偶有間斷,七月份前半月寫的少些。我發現寫出來是一種強化,類似日記的小片段回頭再看都是美好回憶。其實生活中怎么可能都是美好?我只是選擇忘記。在我沒有寫的那些天,基本都是情緒不好,沉浸在壞情緒不能自拔,實在找不出可寫的“感恩與幸福”。這樣耽擱幾天之后,我發現,還是要努力從日常中發現美好,否則生活將會更加不能忍受。這也是一種自我覺醒吧。
? ?回顧近三個月的“感恩與幸福”,發現與關系親密的人的關系,以及對自我的肯定與否,容易影響幸福感。具體說來,就是家人、好友如果互動關系融洽親密,對自我持肯定態度,那么就會感覺幸福,如果這些親密關系出現問題,或者覺得自己不好,就容易感覺沮喪難過。
? ?就我自己來說,女兒的成長進步、二寶的健康發育是最能讓我感覺幸福的事情,其次就是自己早睡早起健康作息、看書學習等內心充實的時候容易感覺幸福,再者就是和朋友們交心相處、其樂融融的美好時光令人回味無窮。
? ? 我發現了一個問題:最最應該親密的關系,我和愛人之間,似乎沒有想象中那么親密。是的,我一直知道,自己對愛人有諸多不滿,嫌他不夠優秀,嫌他太懶做家務不積極,嫌他帶孩子不夠細心,嫌他沈浸在股票中諸事不理,嫌他對孕期的我不夠關心與體貼……所以我的感恩與幸福中,他出現的次數不多,而我沒有寫出來的那些傷心難過沮喪煩悶的情緒,卻多數與他有關。是我對他要求太高了嗎?
? ?親密關系最容易出現的情況,就是我認為你理所當然應該知道我的情緒與要求,理所當然地要對我好,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一旦他沒有主動發覺我的情緒,沒有給予回應,沒有做到最好,就會讓我情緒低落。
? ?這樣看來,我是把自己情緒的開關交給了他人。不,我應該掌控自己的情緒,我應該自己主動尋找幸福。如果我用“積極心理學”來形容一下他,是不是會好些呢?他專注于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股票,很有鉆研的勁頭,這一點比我強;他帶妞妞一起玩很開心,經常把妞逗得哈哈大笑,倆人玩起來滾到一塊不分大小,親子關系算是很親密,這一點也和我與孩子的相處方式不同,給孩子帶來很大歡樂;他雖然比較懶,對衛生要求不高,但是做飯還比較積極,經常早上或晚上在廚房忙活半天給大家做出可口的飯菜;雖然二寶一開始他不愿意要,但是二寶真的來了,他也在逐漸接受,偶爾也會跟妞妞學樣,撫摸二寶和二寶對話等。
? ?我想為了家庭和諧,我也要做出自己的改變:他專注自己的愛好時不要多加打擾;他做飯時要多鼓勵表揚,順便提出要是衛生上能多點功夫更好(也就是改變自己提出要求時說話的方式和語氣等);妞妞跟二寶互動的時候,多鼓勵他參與進來。另外我自己也要多往好處想,不能總揪著過去的一些事情不放,那樣除了破壞心情,沒有其他好處。有什么需要他做的大方說出來,而不是讓他猜。和別人溝通知道講究方式方法語氣神態,和愛人也需要。愛情和家庭,也需要用心經營,而不是隨便放肆發泄自己的情緒。
? ? 幸福在哪里?我的感受是在自己心里。善于捕捉幸福瞬間并放大幸福感受,淡化并處理好自己的負面情緒。做一個有自制力的人。
? 記錄“每日感恩三件事”,給我帶來一種新的方法:發現美好,發現幸福。而不是等著幸福來敲門。所有美好和幸福都不是等來的,都是值得追求的。我們需要做的,是提高感受幸福的能力,抓住屬于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