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了8年的新浪博客找不到喜歡的模板,老舊的設計和排版,顯示著沒落的博客時代。無心給老房子剪草,遂徹底搬了家。盡管簡書似乎是一個開放的寫作平臺,讓好的作品流傳,而我只是想寫給自己。
博客上的最后一篇文章寫于2014年3月1日,陳述了在快節(jié)奏匯豐的迷失、擔憂和不知所措。然后開學了,馬不停蹄地趕著作業(yè)、presentation、groupwork、去了新加坡、備考CFA……腦子里全是無法安靜下來的β腦電波,即便嘗試著思考,也沒有結(jié)論——我仍然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有很多師兄師姐可以問,但我只是沉默地聆聽,因為提不出問題,也不知道如何表達我的焦慮。商學院確實是一個復雜的社會,一個和我之前認識不同的新世界,而我還不懂游戲規(guī)則,不敢輕舉妄動。這里有“牛逼”的師兄師姐,有“高洋上”的投行,有“很難”的考試……在我一無所知的時候,接收到了許多標簽,這一個個標簽讓我對這些“高高在上”的事情敬而遠之。我被標簽所蒙蔽,不斷以拒絕來保護自己,失去了勇氣和自信。
不自信會焦慮、擔憂、不相信自己的判斷,最后也就把事情弄得一團糟,卻急于想要證明自己。深深知道不能繼續(xù)處于這種煎熬的狀態(tài),可能是微博里關(guān)注的媒體公眾號太多,早安晚安的格言警句總會在適當?shù)臅r候出現(xiàn)適當?shù)膬?nèi)容。“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jīng)驗。”于是我申請了希望渺茫的獎學金,JPM的暑期,之前沒想過會去碰“高洋上”,盡管只是中后臺部門。非常欣賞魚湯不怕折騰,“屢敗屢戰(zhàn)”,坦然接受失敗的心態(tài)。我害怕的或許并不是這些高洋上的標簽,而是害怕失敗和不被認同又不愿付出努力。毀我一生的習慣大概是:懶惰、怕折騰和怕失敗。這直接導致的結(jié)果是:跟風、被壓力推著走、平庸。
不管結(jié)果怎么樣,我總算嘗試了。而且驚奇地發(fā)現(xiàn)當你著手開始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之前所有的擔心、焦慮、標簽都會自動消失,因為你正在全心全意地做著事情本身。結(jié)果也已經(jīng)不重要了,因為在其中有太多的意外收獲。開始以后,那些GRE、OQ、OT、面試……都沒有傳說中的困難,突然發(fā)現(xiàn)向有經(jīng)驗的人詢問也沒有顧忌。真是“萬事開頭難”!那一句句諺語闡述的道理如此簡單,或許我愚鈍,切身體會到卻花了這么久。
只要嘗試,總會有不同的發(fā)現(xiàn),就像去不同的地方。走出安逸圈,收獲總比困難大,對于我這種好奇的喜歡新鮮東西的人來說更是如此,就像用光了身上所有錢,不得不?步行到機場,卻在快到的時候看到了大大的彩虹橋。這些嘗試最重要的收獲是對自己的認識,不斷地去做,不斷地變好。發(fā)現(xiàn)自己變化的一瞬間?真的好開心。
“兩瓶啤酒,我們來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