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的時候,有一篇微信的文章講酸奶是個騙局的,傳播還是挺廣的。
先說結論:想吃就吃。我個人還是挺喜歡喝酸奶的,因為它口感不錯,酸奶沒有這么神奇,也不是一無是處,以今為止所有的益生菌未被證實是有效的,但也沒有明確的實驗證據證明益生菌有害。
人類這個龐大的系統,和人類最親密的生物是你體內的細菌。對于細菌來說,人類無疑像宇宙一樣的龐大。細菌主要是體表的細菌和消化道內的細菌,體內細菌的復雜程度,遠超過我們的想象,我們對其知之甚少,比較出名的說法有益生菌,益生菌的概念提出來,大概也有近百年了吧!
在1965至2008年之間,人們至少進行了3000項關于益生菌的臨床研究。在針對拉稀、免疫、過敏、癌癥、女性健康方面,都有許多正性的實驗結果發表。對于細菌種類、劑量、作用機理、安全性能方面,也進行了許多探索。但是亦今為止,沒有找到嚴格意義上就是對人體有益的益生菌。,正如世界上沒有單純的好人與壞人一樣,體內的細菌更為復雜,體內的細菌至少也有幾千種,經過幾萬年甚至更長時間,在人體內的共同演化,其相互作用,非常復雜。
華大基因的尹燁《珠峰,熊貓和菌群》的演講中說:有研究,胖子的體內的細菌植入瘦人的體內,瘦的人也變胖了。用來解釋為什么減肥總不能成功。這給減肥不成功的人又找到一個新的借口。有的時候你想吃海鮮了,可能不是真的是你想吃海鮮了,是因為你肚子里的菌群想吃海鮮了。他想吃海鮮的時候會釋放內毒素告訴你,他要吃海鮮了。菌群是能體的內環境,它跟人體的相互作用會描繪出一個之前完全無法想象的,全新的醫學未來,而我們渺小的人類研究的只是,萬千世界的一個小小的投影。
還有,體內另外一個非常著名的細菌,叫hp,IT人員一定知道這是惠普呀!不是的,醫學里面的hp是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幽門螺旋桿菌的發現,也是2005年10月3日得了諾貝爾獎醫學獎,馬歇爾和沃倫先驅性的發現,使胃潰瘍從原先人們眼中的慢性病,變成了一種“來用短療程的杭生素和酸分泌抑制劑就可治愈的疾病”。
因為幽門螺旋桿菌對胃癌的相關性。現在主流的說法是看見了幽門螺旋桿菌就把他殺死,但也許若干年之后,我們的想法會發生改變,就像我前一段說的,沒有真正的壞人,我們就這么去消滅hp?不一定是正確的。
幾乎每一個醫生都知道,細菌性腦膜炎的致病菌是腦膜炎雙球菌。但腦膜炎雙球菌是怎樣通過血腦屏障,進入腦組織的?沒有人知道。一個正常存在于咽部、喉部的細菌,是基于什么樣的情況就會跑到腦子里去?能把這個問題搞清楚估計也能捧個諾貝爾醫學獎回來。
已知的東西越多,未知的東西就更多,人類,請繼續保持你謙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