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先蒿家族有六百種以上,又名玉山蒿草,分布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山,水靈艷麗,在高原地帶隨處可覓它的芳蹤,可以說是世界性的野生花卉。生在青海的人都喜歡叫它們“蜜蜜管”,因為它的花柱細長光滑,用嘴吸食,有甜蜜、濃郁的汁液,浸染味蕾時,香甜立刻滲入所有感官,猶如品嘗瓊漿。除了小朋友們以外,蜜蜂和蝴蝶都喜歡吸食馬先蒿里面的瓊漿玉液。
夏天的青海湖畔,成片成片的紅色、黃色,走近時,像是馬先蒿鋪就的地毯。地毯上色澤明快猶如云霞的馬先蒿,吸飽了水分,伸展著纖細的花柱,一片片花瓣飽滿的像剛從天空摘下的虹。陪同朋友去青海湖,在無邊的花海中徜徉,朋友問:“這些水靈靈的花兒叫什么名字?”我用青海話回答:“馬仙鶴(先蒿在青海方言里發音,仙鶴。)”朋友也沒聽真,蹲下身子,仔細端詳著馬先蒿,贊嘆著:“太像仙鶴了,你快看看,每一朵都是靜立風中跳舞的仙鶴。”
仔細端詳,的確是長腿仙子。但是為了學術嚴謹,我還是糾正了朋友的叫法,以“馬先蒿”正名。朋友不以為然,哈哈一笑,說是誤打誤撞的緣分。還是覺得稱仙鶴有趣的很。我們在仙鶴群里度過一個浪漫的午后,也是十分愜意。朋友建議我們對坐臨摹遍地璀璨,席地而坐時,水汽很重,就此作罷。昨夜雨過天晴,天邊云霞嫣然,像極了夏天的青海湖畔,想起那些翩翩起舞的馬先蒿,用曹老師攝影作品為樣,臨起那片開滿湖畔的花。
細微的色彩變化使花朵更加豐盈,燈光下,朵朵花兒像是古戰場上凱旋而歸的馬蹄,踏過深深淺淺的印記,水汪汪的流溢著戰場上雄壯的悲歡離合。淡淡的黃色,在花蕚處染著血,是否就在剛剛,轉瞬間經歷了萬年?
釆攜一朵,入口,苦,苦的滿口生津。這些小小的精靈,用盡一生的悲苦,入了《中華中草藥》,祛風利濕,殺蟲。內服可治風濕、尿路結石、利小便。外用治疥瘡。能解內憂外患,卻難醫自己,馬先蒿生來喜厚土凈水,然,環境破壞日益嚴重,馬先蒿的領地逐年減退,從六百多種品種退到二百多種,在二百多種里,有幸見到二三十種的人屈指可數。
青藏高原有許多美麗的高山花卉,有了艷麗的花卉點綴枯寂的高山,高山因花卉而神秘,花卉因高山而豐裕,我們有幸與見證這一人間奇跡,是否也該為馬先蒿做點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