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談論“格局”
“格局”相貌?
一粒種子,在花盆里是盆栽。在缸里是綠植,在庭院中就是蒼天大樹。
所以對于“格局的理解,第一要足夠大。唯其大,才能夠讓生活中的雞毛蒜皮,盡顯無足輕重,不至于讓我們淪陷于生活中的瑣事之中。
第二個要遠,目光長遠,才能不爭眼前寸利,才能走出輕裝上陣,走出更遠的人生。
大和遠,只是格局的兩個維度。
第三個重要的維度,讓格局充實,無空洞。
直白說就是:做事的能力或把事做好。
會做事是一種能力,能把事做好就少不了對人性的洞察。知己知彼,所說就是洞察人性對戰役勝負的重要,小勝靠智,大勝靠謀。知人性而定謀略,不是一時半會,一拍腦袋,憑空想出來的。日本有個92歲的老頭,名叫小野二郎,被譽為壽司第一人。許多人不遠千里,慕名而來,只為吃一口他親手做的壽司。這么搶手?小野二郎說:如果我舌頭不如客人的,那我就做不出讓客人滿意的壽司。不敢和別人比吃的廚子,不是個好廚子。馬云6分鐘說服孫正義投資之前,已被人無數次的拒絕過,才積累下的經驗,學會如何讓人不拒絕。知人性,大格局,少不了過去的苦練。對于人性的洞察和歷練,填充了格局的空間,無這一點,“格局“只是空談,淪為名不副實的眼高手低。
有格局知人,事必做于細亦可化繁為簡。絕不會因瑣事枝節,生出無畏的糾紛或陷于情緒之中。所以馬云說:善戰者不怒。競爭是什么?是比對手更快的完善自己。學會與對手相處,才是最厲害的。更要明確大格局,不是天然而成的,是不斷人生求索,刻苦磨練才會形成的思維認知。
格局無非不過是一個人的眼光、胸襟、膽識等心理要素的內在布局。從日常生活中開始注意自己的言行及思維方式,從和每一個相處接觸的人中應用領悟,從每日的自我反省和思考中歸整。慢慢積歷。內心格局的種子已生根,待我好好澆水施肥成長。洞察人性、心胸遼闊、思緒清晰。
理解不了承受不起,沒有經歷理解不了。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