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的朋友,大都會面臨一個問題,學歷史有什么作用,其實學歷史一點作用都沒有的,光說不練有什么作用,利用歷史才會產生作用。
司馬光著《資治通鑒》
比如商鞅變法的徙木立信,這個歷史典故,中國的所有初中同學都學習過的,但是這個歷史典故在很多學生的大腦里存了一輩子也不知道有什么用處,用點力氣搬運一塊木頭就能賺錢,這樣的事情按說也會有人相信。
徙木立信
但是在春秋戰國時代,禮崩樂壞,天子的政令不出國都,諸侯的法令不出城門,大夫的家法不到士民,在沒有信用的社會,誰先講信用,誰就能樹立最大的信用。所以秦國在商鞅時代就用金幣樹立了信用,幾千年前的歷史故事,鑒往知來,有歷史感的讀書人重在運用。
陜西歷史博物館壁畫
比如你用鼠標點一下新聞就會賺錢,這樣的事情就有好多人想不開,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網絡問答就能獲得金幣獎勵,這樣的事情更是想不明白,更別說去做了,所以歷史的作用不是學習,學習本身不會起作用,重要的是你怎么運用歷史的典故,利用歷史的智慧于生活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