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訓是為了什么呢?愛國主義教育嗎?
從小被教育愛國,可總是想拿蘋果顯示身份;從小被教育愛國,可總是想著美國的開放,法國的浪漫,韓國的時尚;從小被教育愛國,可總是在寫作文時百度一下“愛國主義作文”……想來也挺可笑的,或許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要進行軍訓學習的原因吧!
大學入學軍訓,是人人都知道的一項學習項目。慢慢地,我們從發愁軍訓曬成碳,累成狗,到期待軍訓——期待穿上軍服時那一刻的英姿颯爽,期待踢著正步時那一刻的朝氣勃發,期待晚上拉歌時那一刻的熱情洋溢……
可真正到了軍訓,好像與想象中的有點出入……這豈一個尷尬了得?
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有朋友說,為什么要軍訓,為了讓你知道大學的殘酷。先讓你苦一點,就知道以后輕松的甜了!
每天叫起我的,不是鬧鐘,不是夢想,是肚子餓的咕咕叫!為了配合各排時間,我們排晚飯5點吃!5點,一個在家時才睡起午覺的時間,一個離平時吃晚飯有兩三個小時的時間,現在只能吃飯!
不餓?不吃?好,到晚上你就知道什么叫餓,什么叫肚有野豬哼哼唧唧了!
提到軍訓,首先讓人想到的是太陽公公!太陽當空照,汗水下來了,室友說早早,你比以前又黑了……
我們總是抱怨天氣熱,太陽毒,可想想兵哥哥們一天天行軍跋山涉水,可能基本一整天都在太陽下炙烤,什么皮囊炎,皮膚曬傷都不算是問題。而且近些年各地軍訓都了降低了強度,所以我們軍訓曬個太陽什么的根本不值一提!青春是用來拼搏的,青春是用來回憶的,未來的你或許會感激軍訓帶給你的忍耐力,老去的你或許會懷念軍訓時的烈日與汗水……
堅持一下,你也會適應5點鐘的晚飯,8、9點的太陽!
就像那句話一樣:沒有你世界照樣轉,既然改變不了世界,那就去適應世界。
苦人所不苦,能人所不能,是謂成也
烈日當空,筆挺挺地站著一群小綠人,仔細一看一個灰藍的身影在里面穿梭……
哦,原來是教官啊!身體挺直,腿繃直了,挺胸收腹,下顎微收,手貼緊褲縫線……各排教官細細地講著站姿要領,幫同學逐個調整站姿,“左肩稍微向前靠一下”,“右肩稍微往上提一下”……這般細致耐心,讓人感動溫暖……
本來站姿是我們活了十幾年都應該做得標準規范的事,現在卻為此每天花幾個小時來訓練站姿。
軍訓,聽說是為了培養軍人素質,可在我看來,更是在培養我們注意細節的能力,站有站相,坐有坐樣,小小的事里包涵著大大的專注與堅持,而往往就是這些小事被我們忽略——到有一天,面試時,考官發現你這個人站姿里透著一股松散,就因為這個他拒收你了!到有一天,面對喜歡的人,終于鼓起勇氣表白時,他(她)面對站地松松垮垮的你,心里想這人好不靠譜啊,就因為這個他(她)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了……
關注一下細節,小注意小堅持總會帶來大改變。化用何其芳的話,世間所有的事原如樹葉一樣,在人忽視里綠了,在忍耐里露出蓓蕾。
有人說,“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這說的就是運動和變化,這種運動和變化,可以像蝴蝶效應一樣,因為一點點我們和別人的差距被放到無限大。”
就像時間的一切事物,軍訓也有它的灰色地帶……
有人能說會道,在軍訓營里站一下就圍了一圈閨蜜;有的人膚白貌美大長腿,在軍訓時一下子就被選為領隊;有的人天生身體協調性差,只能忍著眼淚被支出來一遍遍地練習怎樣走就不會順拐;有的人先天體胖,被當做笑話一樣孤立;還有的人個子低,身材差,協調性不佳,被另外支出去,每天無事可做,人稱“殘廢連”!
每個打拳或踢正步的人都在說:“殘廢連真好,又坐了一天,我們都快累死了”!可要問你想在殘廢連休息嗎?基本沒人想!因為殘廢連里,輕松到沒勁,無聊到爆炸。在其他隊里,苦雖苦,累是累,但是活得帶勁——我們有事可做,有一個明確的方向,我們“活著”!
為了愛國,為了提高國人素質,我們開始軍訓,這本來就應當是全員參與的事,可為了最后的會演,我們被打上了差異的標簽——我是踢正步的,我是打拳的,我是什么都不會的……功利性質滿滿的,追求完美本就是人性,希望會演成功而把同學分成各類本沒有錯。
可做者無心,受者有意。這樣把學生貼上標簽,把他們應該學習的本領、應該受的磨練減輕,這真的好嗎?這樣的軍訓還叫軍訓嗎?
這使我不由得想到那些殘疾人,他們也被貼上了特殊的標簽,如聽力障礙的小朋友背小黃包,有的大學要求殘疾人校外上學……在這些充滿關愛的舉動中,我們是不是在無心中放大了差異?我們是不是傷害了他們?
可分類不等于歧視和分化!有時,我們只是無心的!如此看來,我們在如何換位思考,如何處事待人上還要走很長的路……
郁達夫說,“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一個可悲的民族”。生活在和平年代,時代不再輕易生產原始意義上的英雄,平凡人倒是一大把一大把的。但如果,我們可以把每天過成軍訓,將堅持、細致、忍耐以及慎重揉到骨子里,我們變不成英雄,卻也可以讓中華民族不再可悲……不會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像吸了毒一樣,昏昏沉沉,郁郁寡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