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經意間,愛上烈酒和疾風。
那份撩撥人心的力量,大概來自內生的對自由的向往罷。
人是社群動物,在這個星球上,聚眾取暖,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在本質上,仍是孤獨的,孤獨的來到這世間,孤獨的行走其間,爾后,孤獨的離去。
很多時候,我們常常忘了,曾經是那個孤獨高貴的小王子,遍歷世間無數,仍是要回歸孤獨。
而孤獨,絕不同于寂寞。寂寞是死水,孤獨卻是汩汩泉水。
2
你去看那商場,熙熙攘攘,你去看那演出,歌舞升平。
我是怕極了熱鬧場面的,像極了1929年經濟大危機爆發前的繁榮場面,行走其間,有些惶惶不安,他們看起來每個人都有要事可干,忙忙碌碌,我一個閑人,只得落荒而逃。
3
因此,我是害怕過節的,有好多親戚要見。更加恐怖的是,這個時候,會像漲潮的錢塘江,冒出一堆平日不怎么交往的"親戚"。
他們會有一堆一堆的客套話,我有時甚至會懷疑情急之下,人類的語言能力究竟如何強大。他們會有一套一套的問題等你,"喲,還上學呢,在哪上的""學什么專業,平時都學什么,難不難""你看你也老大不小的了,談沒談戀愛"……諸如此類,連環上陣。他們的問題呈嵌套式,嚴實合縫,堪比天成。他們并不關心你的回答,甚至不給你回答留有任何余地。如若你處境不佳,他們會頗有深意的安慰幾句,而你,被赤裸裸的窺視了。
任務似的,他們完成了寒暄。情到深處,還要附加一些肢體接觸,揉揉你的頭發,緊緊握住你的手。仿佛,連空氣都變得熟絡起來。
大腦一片空白,只有三個問題還在絕望的徘徊:他是誰,我為什么在這兒,我剛剛經歷了什么。像經歷了一場浩劫,我要悄悄處理掉虛假空洞的繁華。
4
在我身邊有許多人,他們是處理這類問題的佼佼者,人們口中"活潑開朗"的好孩子。華就是其中之一。
有一天,華將我拉出來,騎著電車載我跑了好遠好遠,那日,她很低落,少見的低落。我們一路靜靜的,誰都沒有說話。
吃了一路粗獷的風,微醺。我們去小亭子那邊背對背坐著。她終于開口,"我覺得好累"。
我終于意識到,原來,像她一般的女孩兒也會累的。在任何人眼中,她都是優秀的代名詞吧。成績優秀,待人友善,處事有度,人緣極佳。只是,她將大量時間用于交際,擠掉了屬于自己的時間。
丟掉自己時間的人,是可悲的,哪怕看起來再行云流水,也終究是居無定所的,也許你會羨慕流浪者,詩一般過著日子。但你可知他們心中埋藏多年的浮萍無依?
5
我曾去拜訪中國的圣地,曲阜。當車子漸漸駛入曲阜的地標,我的心也慢慢暗自歡愉起來。
曲阜是個安靜的小城鎮,在浩如煙海的歷史記憶中,曾一度繁華。然而歷史的戲劇性就在此處,隨著大運河的漸漸沒落,濟寧遭遇了不公的冷落。它也不嘩眾取寵,安然地,接受著擁有的一切。
大片大片透著古色古香的建筑,讓我神游不止,我看見牌匾、碑刻、府邸。連路旁的垃圾桶,也營造著古樸味道。我細細數著駛過的路,被一個個美麗的名字徹底征服,在別處,我沒見過這樣清新脫俗的美,是從經書典籍里走出的質樸,是圣儒先賢丈量出的儒雅。
我看見一個個可愛的蝸牛圖案,動心于這個可愛的設計,直到后來耳聞,心醉于"慢城"這名字。從他人口中,我聽聞,這里許多人家是固執堅持手寫對聯的,什么版式,什么內容,全憑自由發揮。和別處沾染俗氣的印刷品,是不一樣的。
這個小城鎮,儼然離群索居般的存在。
6
吸了太多喧囂的空氣,我們為何不勇敢一點,不動聲色,做個"離群索居"的人。
不必閉關,也不必隱于山林,形式上的鑼鼓喧囂,反而失了本味。
不動聲色,我們只需不動聲色地成長。不必糾結于那刪了又下,關了又開的微信朋友圈。不必步調一致,做平庸看似正常的大多數。
當脫去一天工作的疲憊,錯過幾個可有可無的聚會和飯局吧,夜色皎好,何不騰一小片天地安放奔波了一天的靈魂。你會發現,連靜坐冥想,都是那般可愛。
翻翻可能塵封了的日記本,你的心事,還在那兒靜靜躺著,等你邂逅曾經的自己。挑一個溫柔的傍晚,獨自欣賞美麗易逝的夕陽吧,就像等待曇花開放,虔誠守候。一定一定放下手機,要相信,視力和心靈可以抵達的地方,焦灼的手機并不能。
并不是放棄社交,社群動物離開了集體世界簡直不可想象。我們需要做的,只是社交和獨處之間尋覓一個絕佳的平衡點,既不過分喧鬧,也不過分死寂。
換句話說,我們無須與世隔絕,但不妨不動聲色的"離群索居"。
由是,便崇拜起睿智的先人,建造了屋舍,發明了屏風隔斷的先人。人們從此可以在個人和群體之間和諧相處。半隱半透,似開似閉,欲含欲露,不動聲色,離群索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