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得區分觀察和評論的你,還想在溝通的坑里一蹶不振?

  “真是過分,每次和你見面都看你拿著手機各種刷屏!”悶悶不樂地A說。“哪有的每次啊,不就偶爾刷個朋友圈嚒!至于嚒!”B略有氣憤的回復。他們是怎么了?還能好好說話嚒?不難看出A的表達讓B產生了逆反的情緒。

  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次不愉快的對話?顯然A對于B每次見面刷手機的描述,讓B很為惱火。由此可見在溝通中區分觀察和評論,從而客觀的評論顯得尤為重要!

  為什么要區分呢?因為很多時候,將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表達言過其實,人們傾向于聽到批評,甚至產生逆反心理,而不愿作出友善的回應。同時也會妨礙我們全面的了解真實的事情和人。況且我們的世界包含著無窮無盡的過程、變化、差別、層面、關系以及復雜性。靜態的語言與動態的世界并不匹配。因此不鼓勵絕對化的評論。

舉個例子,這是觀察結果,還是評論?你馬上就能明白

這個氣球狗是藍色的(觀察結果)

這個氣球狗很可愛(評論)


從以上這個簡單的例子中,去區分什么是觀察結果,什么是評論。

一.實踐Step

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觀察和評論經常會被混為一談。很多時候,大家往往意識不到在溝通中應該是基于觀察結果下的評論。那我們應該如何來實踐呢?


Step

二.應用情景

小白和肖曉這兩位閨蜜因為工作的原因很久沒有碰面了。因此兩位打算約見一起吃飯。約見的時間是周三晚上7:00,“XX”西餐廳。到了周三的那天晚上,小白下班后早早的到了餐廳等著肖曉的到來,看著餐廳隔壁一桌桌上菜開吃起來。肖曉的遲遲不來讓小白的心情在等待的過程中由欣喜漸漸的變得焦躁起來。在40分鐘后,肖曉終于出現在了西餐廳。肖曉一臉抱歉的向小白說明遲到的原因。運用上述區分觀察和評論的方法并進行評論,小白是怎么回復肖曉的呢

首先,小白在特定的時間為周三晚上和情境為西餐廳進行對肖曉的觀察。(自我觀察)

其次,小白列出觀察中的具體行為。在周三晚上7:00西餐廳約肖曉一起吃飯,肖曉遲到了40分鐘。(自我梳理)

最后,提出并清楚地描述觀察結果并評論。

小白對肖曉說:“我在周三晚上7:00在西餐廳約你吃飯,你足足遲到了40分鐘。你守時觀念很弱呢”

三.常見表達方式的誤區


除了上述的方法外,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其實更為復雜,以下幾種表達方式會對區分觀察和評論所存在的情況進行重點區分說明。 ??

例一:把對別人思想、情感或愿望的推測當作唯一的可能。

   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她無法完成工作

   區分觀察和評論——我不認為她能完成工作。或她說:“我無法完成作。”

例二:把預測當作事實。

   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如果你飲食不均衡,你的健康就會出問題。

   區分觀察和評論——如果你飲食不均衡,我就會擔心你的健康會出問題。

例三缺乏依據。

   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米奇花錢大手大腳

   區分觀察和評論——米奇上周買書花了一千元,花錢大手大腳。

例四評價別人能力時,把評論當作事實。

   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歐文是個差勁的前鋒。

   區分觀察和評論——把在過去的5場比賽中,歐文沒有進一個球。歐文是個差勁的前鋒。

例五使用形容詞和副詞時,把評論當作事實。

   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索菲長得很丑。

   區分觀察和評論——索菲對我沒有什么吸引力。


四.注意以下詞語在日常的使用情況


一:“每次”“曾”等詞語在以下句子中表達的是觀察結果。

 .我看安迪打了三次電話,每次都至少打半小時

 .我不記得你曾寫信給我

二“總是”、“從不”等詞語在以下句子中表達的是評論。

 .你總是很忙

 .在需要她的時候,她從不出現

三.“經常”這樣的詞語也可能混淆觀察和評論

  評論:你很少配合我

  觀察:我最近組織了三場活動,每次你都說不愿意參加。

五.拓展


區分觀察和評論,同樣可以去辨識我們所看到的媒體、報紙、新聞等信息。

1.你怎么確定這個信息是觀察的結果(事實),還是評論?

2.有哪些文章把觀察的結果(事實)和評論混為一談?

3.你能區分清這個信息中哪一部分是觀察結果下的描述,哪一部分是評論?

等等······

通過上述的問題,從新聞報道、微信文章等媒體信息中去辨別那些偽裝成觀察結果(事實)的評論,是不是會讓你對信息的認知更加清晰?

六.練習區


講了那么多怎么能沒有練習呢.看看你是否可以熟練區分觀察和評論。哪幾個序號的句子只是描述觀察結果而不含任何評論的句子。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在評論處回復偶哦。

1·“哥哥昨天無緣無故對我發脾氣。”

2“昨晚妹妹在看電視時啃指甲。”

3·“開會時,經理沒有問我的意見。”

6“邁克的工作時間太長了。”

6,“亨利很霸道。”

7,“本周彼得每天都排在最前面。”

8.“我兒子經常不刷牙。”

9.“里奇告訴我,我穿黃色衣服不好看。”

10.“姑姑在和我說話時愛發牢騷。”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