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持續(xù)高效地行動?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看標題就知道,如果把他進行拆分他有兩個關鍵詞比較重要:持續(xù),高效。

持續(xù)的意思是你能做到不放棄,持續(xù)堅定地去做一件事,而這件事也確實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才能實現(xiàn)從量變到質變的效果,比如讀書。

而有些事(比如游泳,彈琴,學英語等)如果你掌握到了方法論,你其實是能夠高效地去完成并掌握的。當你能高效地完成一個個小目標,找到成就感和獲勝感時,你是自然而然會有動力去做其他事的,也就是說,如果你有一套高效行動的方法論,持續(xù)做事對你來說是不難的。

而今天我們要分享的便是這套高效行動的方法論。

第一部分:用任務來驅動你的行動

大部分時候我們的驅動力是來自于虛榮心和興趣,每個人身邊一定都有這樣的經(jīng)歷,突然看到別人也在健身了,覺得自己也不能落后啊,馬上告訴自己也要開始減肥,然后改個頭像“不瘦10斤不改頭像”;或者突然對理財感興趣,“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嘛”,然后就去報個班開始學習。

而這種驅動帶來的結果是什么呢?

大部分會“從入門到放棄”,就是剛上手了沒多久的時間就say goodbye了。

就好比現(xiàn)在剛入群的大家來說,大家因為看到了身邊有人開始早起了,然后默默地被影響,也要準備開始早起,然后給自己說我也要改變自己,我也要做更好的自己,然后開始行動一段時間后激情耗完,最后沒多久的時間默默放棄了。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為什么三分熱情后大部分事情會放棄?

因為人是追求反饋的動物,如果在一件事上面無法獲得持續(xù)的反饋和收獲,熱情耗完后自然就會放棄了。這是動物的本能。

而我們應該用任務來驅動自己的行動,或者說是目標。目標必須要明確,明確的目標能讓你知道下一步應該要做什么,能在這個過程中給你及時的反饋“做了多少了?還剩多少沒完成?接下來做什么?“。

在《失敗的邏輯》這本書中作者研究發(fā)現(xiàn),大部分事情之所以失敗,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明確的目標。一個模糊的目標下面會引發(fā)很多子目標相互沖突,導致最終力無法向一個方向使,然后就失敗了。

比如你要學英語,你如果說是“為了有一天出國能和外國人流暢溝通”那這種目標一般都無法完成,因為太模糊了。還不如為了解決某個具體的問題來學習,比如我要讀完一本非常喜歡的原版英文書。

比如你要學某項技能,你可以用“以教為學”這樣任務來驅動學習:學習這門課程是為了自己能出課程然后教別人,可能比你單純想學會這項技能要明確得多。

以上只是我舉的簡單例子,而具體如何定一個有效明確可執(zhí)行的目標,可以參照SMART目標法則,大家可以知乎百度了解。

第二部分:如何治療拖延癥

每一個人一定都有這種痛苦的時候:好不容易花錢學習了一堂行動課或者理財課,道理都明白,然后給自己定一個美好的愿景,但是回來遲遲不行動,最終學了等于沒學,一直拖到把這事給忘了……

說起行動,可能大家最頭疼的應該是拖延癥這個毛病吧?大多數(shù)時候我們懂得如何制定目標了,也明白了很多行動的方法論,但是……遲遲不行動……最終還沒開始就走向放棄了。

為什么我們會拖延?

因為在沒有反饋,不能得到認同的事上就容易拖延。拖延的原因其實就是“拖延對自己影響不大”。為什么國企的辦事效率那么低?就是因為他們這件事今天做和下個星期做效果是一樣的,而且不做也沒啥影響,做了也得不到夸獎甚至還造周圍人排擠,那我為什么不拖著慢慢做?

而治療拖延的辦法也是有的:

1.任務“嚴峻化”比如確定一個分享講座,確定要給幾百人交代事情,報一個比賽等等。

舉個例子,我給自己定的每天晚上8點給大家分享其實就是在把任務“嚴峻化”,用這種事件來倒逼自己必須行動,不能拖延,否則后果很嚴重,對吧?那么你也可以想一想你現(xiàn)在正在做的事能不能“嚴峻化”?比如要跑步能不能報名個比賽?在讀書,能不能定個分享時間給大家分享?

2.定一個小目標,然后將這個目標拆解成每天能堅持做的事。用一件成功的事突破,然后形成慣性向前走。

比如你想堅持一年早起,那么你可以將目標拆解成每天早起半小時,早起一個月;然后再每天早起一小時,早起一個月;這樣循序漸進地完成每一個小目標,取得小的獲勝感,成就感,然后用這種慣性推動著你向前走,根本停不下來。

3.可以通過學習靠感覺偏技術的任務比如游泳,騎車等等,通過完成他們來建立自信心,然后再去做那些靠量變引起質變的事,比如大量地讀書。

讀書這種習慣是很難立竿見影的,像類似這種“量變引起質變”的事件是最容易發(fā)生拖延的狀況,所以剛開始可以通過完成一些偏技術或感覺類的任務,短時間搞定他來獲得成就感和信心,然后再來挑戰(zhàn)進階的任務,這樣的學習方式會相對容易一些。

每個人都有拖延的毛病,也一定有很多拖延的事,但你一定也有持續(xù)不斷做的事,你可以想一下那些從沒有停下來的事是怎么回事的?一定有的,你好好想一想。然后把那件事怎么堅持過來的想明白,把背后的原理遷移到你要做的事情上,拖延也就能解決了。

第三部分:給你做的事情賦予重大的意義。

人和其他動物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人是為了意義而活,其他動物為了生存而活。對吧?前兩天我們會問“打卡的意義是什么?”“早起又有什么意義?”甚至有朋友還會問“生活的意義是什么?”“活著的意義又是什么?”

你看看,人什么時候都在為自己尋找意義,如果一件事情沒有意義,那即使你有方法論,你有目標,也很難執(zhí)行下去,或者你即使持續(xù)地去做了,但在這個過程中是無法獲得快樂的,你會很痛苦。因為你不明白這事到底有什么意義啊?大家應該有這種時候吧?

突然有一天一個人安靜地坐在房間里,全世界都安靜下來了,就開始胡思亂想,腦海里大部分都是在問為什么。

所以如果你想持續(xù)地去做一件事,一件看似無法完成的事,你必須給他賦予意義,而且還可以賦予多重意義,有多重大就賦予他多重大。比如我組建早安成長群,最近每天堅持給大家做分享,每天我都會花好幾個小時準備內(nèi)容,很多人覺得太辛苦太累。

但我覺得是有意義的啊,我如果能通過自己的分享給身邊的人傳遞能量,讓他從中獲益改變,這是多么有意義的一件事呀?我如果堅持分享,通過自己的行動影響大家,讓大家也能打開自己,主動分享,挖掘傳遞更多有價值的想法,讓這個群更加有價值,這難道沒有意義嗎?我不斷地通過輸出 分享,倒逼自己花時間提升自己,這不是也很有意義嗎。對吧?

意義這個東西很有意思,推薦大家去讀一本書《活出生命的意義》,作者弗蘭克是一位從納粹集中營出來的人,他的眾多家人都死于集中營,而他自己也曾沉浸在痛苦中,后來一口氣花了9天寫了這本書成為心理學上有重要意義的著作。他的思考起點就是,人活這一輩子,到底是什么東西在驅動?

小結一下:今天分享了如何持續(xù)高效地行動,首先確定明確的目標,用任務來驅動行動能讓你不迷失方向;其次可以選擇用將任務”嚴峻化“的方式讓自己告別拖延癥,開始行動起來;最后要做到持續(xù)地行動下去,最好給正在做的事賦予多重重大的意義。


這是在早安成長群的第三篇分享,早安成長群是我自己發(fā)起的一個通過“每天早起一小時”,一年創(chuàng)造10萬小時成長時間的公益群。通過每天早起后的一小時做一些有意義的小事,然后觸發(fā)人生的一次轉變。

希望更多的小伙伴能加入其中,一起改變自己。有興趣可私信聯(lián)系我。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

  • 本周我們開始學習掌握自己的生活。不過,也會有崩盤的時候。崩盤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就是我們大多數(shù)人感同身受的拖延癥...
    Jean_zz閱讀 5,810評論 2 36
  • 本書導讀 原書共246頁,總計25.7萬字,拆解版大約2.5萬字,你僅需要1小時20分鐘就可讀完這本書。 你上班經(jīng)...
    惜她閱讀 3,171評論 0 9
  • 1、請看下面一段代碼,請問訪問a,b,c 3種類型變量的效率從高到低依次是 (B) A. cbaB. abcC. ...
    AlanGe閱讀 4,975評論 0 7
  • 當我睜開雙眼,看著周圍幽暗的環(huán)境,聽著氧氣機“嘟嘟嘟”的冒泡聲。我意識到,我是一條魚,一條游曳于魚缸中,供...
    仝天宇閱讀 756評論 3 7
  • 給定一個double類型的浮點數(shù)base和int類型的整數(shù)exponent。求base的exponent次方。解:...
    MAXPUP閱讀 140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