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帆大局觀~通識教育4

1、通識教育不是全能的,為了生計,你必須找到一份工作,所以必須學習一個專業,學習一門技能。但通識教育能干啥呢?它能夠幫助你進入職場之后,迅速地和別人拉開距離,脫穎而出。能幫你更加自信和自如地在不同的職業之間變換,讓你通過“換梯術”,抄近路,更快地成長。更重要的是,通識教育是幫助照料你的靈魂的。靈魂是你人生的一面鏡子,只有豐盈、充實的靈魂,才能更好地體驗人的一生。

2、通識不是科普,它尋找的是各個學科之間的通用語言,讓我們擁有獨立思考能力,能跳過所有推導的過程,直奔主題,掌握另一門學科的精華,借用它在已知的知識王國之間進行旅行而不是定居。

3、通識七藝的來歷。最初的教育幾乎都是通識教育。如孔子強調“君子不器”。他有個學生叫樊遲,想跟孔子學種莊稼,孔子說:“吾不如老農”。”樊遲又想學種花草,孔子說:“吾不如老圃。西方也是如此,有自由七藝之說。(文法,修辭和辯證法是“三科”,與心智有關,教人如何思考和表達,幾何,算數,天文,音樂為“四藝”,相當于專科教育)工業革命后的教育體制適應時代要求,工廠生產產品,學校生產學生,都是一個思路,強調標準化,控制質量,強調實用性。

4、大局觀的知識地圖——通識七藝。全年專欄內容用通識七藝和通識七觀的線索串起來。所謂的通識七藝,是指認識自我、認識他人、家庭關系、思維鍛煉、表達能力、行動指南和信仰加持。幫助自我修行的。所謂的通識七觀,則是指從歷史、政治、經濟、技術、國際、社會和文化七個維度去認識外部世界的,幫助更好地預判未來的趨勢。

5、認識自我——先從最新的科學進展入手,講講人性的奧秘。再講如何做好人生的規劃,如何做好時間規劃。? ? ? ? ? ? ? ? ? ? ? ? ? ? ? ? ? ? ? 認識他人——為什么人們會執著于“我們”和“他們”的區分,這要從漫長的進化過程和我們的認知模式找根源。還會談到行為經濟學,領悟:了解他人其實并不難,因為“他們”和“我們”之間的差異并不像人們想象中的那么大。能否更好地體察別人,這就需要鍛煉的“移情力”。? ? ? ? ? ? ? ? ? ? ? ? ? 家庭關系——不管你的事業多么成功,家庭始終是你的根基。里面會講到愛情和婚姻,和家長們感興趣的子女教育問題。? ? ? ? ? ? ? ? 思維鍛煉——在這個單元,談談主要的思維工具。哲學、邏輯都是很重要的,包括講到數學。還有一些適用范圍更廣、更適于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隨時隨地應用的思維工具。除了這些“硬知識”,我們還要講到直覺。? 表達能力——出色的表達能力是職場脫穎而出的利器,也是營造幸福人生的秘訣。可惜的是,學校里幾乎不教這個最重要的技能。行動指南——通識教育強調知行合一,如何行動?會聊聊博弈論。它能夠幫我們提供一個分析框架,如何更清晰地思考游戲規則、各方的行動策略。比博弈論更為宏大的是戰略的制定。? ? ? ? ? ? ? ? ? ? ? ? ? ? ? ? ? ? ? ? 信仰加持——信仰是最令人困惑,又最令人著迷的話題。會嘗試對信仰作一些科學上的解釋。會談到人在逆境中如何靠自己的信念拯救自我。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參悟更高的信仰,讓堅定的信仰為行動加持。

待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