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時間簡史》么?“
“我有時間也不撿屎??”
?看到這對話也是醉了,對,就是這本《時間簡史》在我的書架上沉睡了10多年。
? ? ? ?在北京時間2月11日晚11點30分,LIGO科學合作組織面向全社會宣布,LIGO首次直接探測到引力波,科學家直接探測到了引力波!!!北京時間12日早上八點多我醒來看到了引力波的新聞,決定下午閱讀半馬從《禪定荒野》改為讀《時間簡史》啦。
說一說我12,13日的兩個半馬:
? ? ? ? ? ? ? NO.1: ? 12日半馬耗時
? ? ? ?12日下午三點多半馬開始,我準備好一杯茶和古典音樂的歌單,帶上耳機開始閱讀。開始一個小時還算清醒,隨著一些陌生的名詞一個一個出現,我能理解的部分越來越有限,這不是一部電影而是一個博物館,我仿佛在一個巨大的博物館里穿行,時快時慢,眼前是一個個有著深厚背景和歷史的展品,一環扣一環而又難于理解,一個名詞背后是尋找它的艱辛過程,以及無數次的實驗。這3小時40分鐘過的并不輕松,中間我們去吃了晚飯以及朋友來家里拜訪,到深夜才完成半馬的閱讀時間,然而只讀了《時間簡史》的一半。若不是大狗熊的這個活動,《時間簡史》還是會被我束之高閣,三個多小時我迷迷糊糊在時間博物館里穿行,看待周遭事物的角度也變的不同,我們渺小而又充滿能量,我們每一次呼吸甚至都在這個宇宙發生未知的作用。
? ? ? 在閱讀中我能察覺到:我的內心缺乏穩定和專注,還沒看幾頁書就想看手機,我會堅持到看20分鐘或30分鐘再休息。同時我覺得如果能不受到干擾的進行完整的半馬閱讀是極好的,中途休息5次,因為這樣可以讓思維有個連貫性,結合做筆記,讀書的效率會高一些。以后可以嘗試一下。
? ? ? 收獲也是頗多的,察覺了自己的內心變化,評估了自己的閱讀速度,這本書的中文版151000字,一半大約75000字,3小時40分鐘讀完一半。
? ? ? ? ? ? ?NO.2: ?13日半馬耗時
? ? ? ?由于沒讀完《時間簡史》有些不甘心,我決定再來個半馬讀個幽默生活化的《園丁的十二個月》(76000字),恰佩克的這本小書寫的十分風趣。讀起來輕松舒適,恰佩克帶著你走進他的花園,播種耕耘收獲。是的,正如恰佩克所寫“時間造就了玫瑰。”同樣的時間你是偷懶了,還是播種了,你是有效利用了這些時間,還是讓時間在閑逛和八卦中流逝了,作為一個園丁你是否也關照自己的身體和生活,以便更好的從事你所熱愛的工作。
? ? ? 在閱讀中我察覺到:我的專注程度比上個半馬好,讀了《時間簡史》看其他書真是覺得:哇噻,so easy!所以這本書讀了三個小時就讀完一遍了,里邊還有很多細節需要推敲,要另花時間去整理了。還剩下40分鐘我讀了《歐洲史》的開頭。
? ? ? ?回顧這7小時20分鐘,我讀了半本《時間簡史》一本《園丁的十二個月》,幾頁歐洲史。一個星期讀一本一萬五千字的書并寫讀書筆記是可以完成的,每天1.5個小時的閱讀時間,周六日寫讀書筆記,但這個速度對于我還是有些快了,嘗試放慢讀書速讀,進行一些精讀是有必要的。
以上是一些碎碎念:)
以下摘錄這兩本書的幾個段落:
? ? ?牛頓運動定律使空間中絕對對位置的觀念告終而相對論則擺脫了絕對時間。考慮—對雙生子,假定其中—個孩子去山頂上生活,而另一個留在海平面,第一個將比比第二個老得快。這樣,如果他們再次相會,一個會比另一個更老。在這種情形下,年紀的差別非常小。但是,如果有一個孩子在以近于光速運動的空間飛船中作長途旅行,這種差別就會大得多。當他回來時,他會比留在地球上另一個人年輕得多。這即是被稱為雙生子的佯謬。但是,只是對于頭腦中仍有絕對時間觀念的人而言,這才是佯謬。在相對論中并沒有一個惟一的絕對時間,相反地,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時間測度,這依賴于他在何處并如何運動。---《時間簡史》第二章空間和時間P33
讀這段時我想:那么如果我們在海拔高的地方運動的快一點,時間是不是就可以慢一點?我們常常奔跑是不是會更有活力更年輕時間在我們身體上的痕跡就越輕???
? ? ? 一天早晨,當你張開雙眸,花園將成繽紛翠綠,長草上閃耀著露珠,藏身樹叢的玫瑰花苞將在陽光下化成紫色,亮麗動人;而樹將會變老,長成茂密粗壯的大樹潮濕的樹蔭底下彌漫著一股發霉的味道。屆時你將不再記得過去那個瘦小光禿的花園,那睫毛輕飄的小草,那第一株細小的綠芽,那一堆堆黏土,一座令人疼惜愛憐的美麗花園,終于蓋好了。嗯,很好,但你必須持續澆水、鋤草,還有,將土里的小石頭挑出來。---《園丁的十二個月》P004
? ? ? 我必須承認,要與植物的根搏斗實在是件苦差事,最好的方法還是將根留給大地;植物自己心知肚明,為何要把根鉆到大地深處;我必須老實說,它們根本不在乎我們的觀點;最好還是放任根部自由伸展,我們只要致力于改良泥土就成了---《園丁的十二個月》P157
? ? ? 改良泥土,若把人比作植物,泥土比作周圍的環境,我們需要改良周圍的環境,以便我們的孩子能夠健康的成長,而不是去修剪他,他需要陽光雨露,讓風進來,讓雨進來,讓蜜蜂飛過??
最后用12日清晨在果殼上看到的一段話做結尾吧,看了這段話眼睛里泛起了淚:我們都將死去,但哪怕我們所創造的一切都將化為灰燼,我們依然能知道宇宙初生的那個黎明,和宇宙最終滅亡的那個夜晚。我們將憑知識超越時空——而今天,我們將在這條道路上邁出小小的又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