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語言基礎
二維數組
- 定義:可以看成多個以為數組構成
- int arr[2][3]
- 2代表行數,3代表列數
- int arr[2][3]={{1,2,3},{4,5,6}}
- int arr[2][3]={1,2,3,4,5,6}
- int arr[2][3]={{[1]=3},{[2]=6}}
- int arr['a'][3]={1,2,3}
- int arr[][3]={1,2,3,4}//行號省略,去后面算元素的個數,找到最近的數是列的倍數。此題會用6補全。輸出為1,2,3,4,0,0
- int arr[5][]={1,2,3,4}//列號不可省略
- 訪問二維數組元素
- 數組名[行下標][列下標]
- 0<=行下標<行數,0<=列下表<列數。
- 二位數組元素的存儲方式
int arr[2][3];
int i;
for(i=0;i<2;i++)
{
for(j=0;j<3;j++)
{
printf("a[i][j]=%P",i,j,&arr[i][j])
printf("a[i][j]=%P",i,j,*(arr+i)+j)
}
}
//一維數組中:
int *p=&a[0]=a
p+i=a+i=&a[i]=&p[i]
*(p+i)=*(a+i)=a[i]=p[i]
- 第i行元素的首地址:&arr[i][0],arr[i](在一維數組中arr即為數組的首地址)=*(arr+i)=arr+i
- 第i行第j列元素的地址:&arr[i][j],arr[i]+j,*(arr+i)+j;
- 第i行第j列元素的值:arr[i][j],*(arr[i]+j),*(*(arr+i)+j)
arr 其實是指向的是第0行整個一維數組。
- 行指針
//arr實際上指向的是第0行的整個一維數組
int arr[2][3]={1,2,3,4,5,6};
//先計算(*p),代表p是一個指針變量,再算[3];代表這個指針變量將來指向一個大小為3的一維數組,數組指針,行指針。
int (*p)[3]=arr;
//只要有上面的等式成立,arr能用的地方,p都能用。
int i,j;
for (i=0;i<2;i++)
{
for(j=0;j<3;j++)
{
printf("arr[%d][%d]=%d",i,j,p[i][j]);
}
}
求一個二維數組的最大值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rr[2][3];
int i,j,max;
for(i=0;i<2;i++)
{
for(j=0;j<3;j++)
{
scanf("%d",&arr[i][j]);
}
}
max=arr[0][0];
for(i=0;i<2;i++)
{
for(j=0;j<3;j++)
{
if(max<arr[i][j])
max=arr[i][j];
}
}
printf("%d ",max);
}
p+i=arr+i=&a[i]=&p[i]
(p+i)=(arr+i)=a[i]=p[i]
*p=&a[0]=a;
函數
- 函數的定義
- 函數不能嵌套定義后面值得數據類型保持一致。
- 函數定義不能與系統已有的函數名沖突。
- 函數不能重復定義。
- 如果函數的返回值數據類型是int char float等,那么函數必須要有return,return的數據類型必須要與函數的數據類型保持一致。
- 如果函數數據類型是void類型,那么函數可以有return也可以沒有retuen,如果有return,return后面沒有數值
- 函數的形參與實參的個數必須一致。
- 形參的數據類型即使相同,也不能省略數據類型。比如void sum(int a,b)是錯誤的,必須寫成void sum(int a,int b)
- 形參個數可以是多個,沒有限制,形參變量的數據類型可以各不相同。
- 函數定義格式
數據類型 函數名(數據類型,變量1,數據類型變量2)
{
}
數據類型:int char float double void(空類型)
- main函數:主函數。
遍利打印二維數組的元素
int arr[2][3];
int i;
for(i=0;i<2;i++)
{
for(j=0;j<3;j++)
{
printf("%d ",arr[i][j])
}
}
- 函數的調用:
- 函數名加();
vodi sum(int a,int b); { printf("sum=%d\n",a+b); } int main() { int i=2,j=3; sum(i,j) }
- 函數的形參
- 沒有實際意義的參數,在函數調用的時候存在。
- return在函數調用中的作用
- 函數結束的標志當函數碰到return時,該函數下面的語句不會被執行
- 將return后面的值返回給函數調用者
int a=8;//這個a的作用是在定義這個變量的時候到a所在的代碼塊(最近的兩個{})結束 { int a=9; printf("%d",a);//輸出為a=9; }
- 函數中函數的調用:函數的遞歸:自己調用自己
void cheng(int a)
{
if (a==1)
return 1;
else
{
a=a*cheng(a-1)
return a;
}
}
int main()
{
int i=5,s;
s=cheng(i);
printf("%d",s);
}
- 變量的作用域
- 程序中的變量也有不同的使用范圍,稱為變量的作用域
- 局部變量:定義在函數內部的變量
- 全局變量:定義在函數外部的變量
- 如果全局變量和局部變量同名,局部變量會看不見全局變量的存在。
- 存儲類型(變量按生存期分)
- auto:自動變量
- static:靜態變量:生存期為整個程序,
- extern:外部變量
- const:標記成常量
- 局部變量
- 靜態局部變量
- 自動局部變量
- 全局變量
- 靜態全局變量
- 自動全局變量
void test() { static int a=8;//auto變量的值會隨著程序的結束而消失。static的生存周期為整個程序。 a++; pritf("%d",a); } int main() { test();//a=9 test();//a=10 }
函數指針
- void (p)()=test;//先算(p)代表p是個指針變量,再算(),代表將來p這個指針執行一個沒有形參的函數。再看void,代表p指向的這個函數返回值為void類型。
- test()==p()//且函數名就是函數的入口地址。
int (*p)(int)=jiecheng;
int jiecheng(int a);
int a=jiecheng(5)====int a=p(5)
函數與數組
int test(int *p)
{
int
int size=sizeof(arr)/sizeof(int);//計算數組長度。
}
- 這是一個用函數為數組排序的程序
#include <stdio.h>
void test(int *p,int size);
int main()
{
int a[5]={2,1,4,5,4};
int k,i;
k=sizeof(a)/sizeof(int);
test(a,k);
for(i=0;i<k;i++)
{
printf("a[%d]=%d\n",i,a[i]);
}
}
void test(int *p,int size)//此處int *p==int p[]==int p[anynum]
{
int i,j,temp;
for(i=0;i<size-1;i++)
{
for(j=i+1;j<size;j++)
{
if(p[i]>p[j])
{
temp=p[i];
p[i]=p[j];
p[j]=temp;
}
}
}
}
指針函數
- 就是一函數的返回值為指針
- 不要反回一個自動局部變量的地址。
int *xxx()
{
static int a=5;
printf("%d\n",a);
return &a;//使用auto變量時會出現a被銷毀,所以不存在,必須要用static int a;
}
int main()
{
int *p=xxx();
*p=8;
xxx();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