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的幾種模式
1.編輯模式(主模式)
</p>在終端中輸入:vim [filePath]
就會就會進入編輯模式,也就是vim的主模式,其他模式都是從編輯模式切換。
在編輯模式下可以用ZZ 命令退出Vim編輯程序,該命令保存對正文所作的修改,覆蓋原始文件
編輯模式下的基本操作:
- 移動
h 左移
j 下行
k 上行
l 右移
ctrl+f 上一頁
ctrl+b 下一頁
gg 將光標定位到文件第一行起始位置;
G 將光標定位到文件最后一行起始位置;
NG或Ngg 將光標定位到第 N 行的起始位置。
//大寫、H和L命令還可以加數字:2H表示將光標移到屏幕的第2行、3L 表示將光標移到屏幕的倒數第3行。
H 將光標移到屏幕上的起始行(或最上行);
M 將光標移到屏幕中間;
L 將光標移到屏幕最后一行。
//行內移動光標
w 右移光標到下一個字的開頭;
e 右移光標到一個字的末尾;
b 左移光標到前一個字的開頭;
0 數字0,左移光標到本行的開始;
$ 右移光標,到本行的末尾;
^ 移動光標,到本行的第一個非空字符。
- 搜索
fa 到下一個為 a 的字符處,你也可以fs到下一個為s的字符。
t, 到逗號前的第一個字符。逗號可以變成其它字符。
3fa 在當前行查找第三個出現的 a。
/str1 正向搜索字符串 str1;
n 繼續搜索,找出 str1 字符串下次出現的位置;
N 繼續搜索,找出 str1 字符串上一次出現的位置;
?str2 反向搜索字符串 str2 。
- 復制粘貼
yy 復制當前行到內存緩沖區;
nyy 復制 n 行內容到內存緩沖區;
5yy 復制 5 行內容到內存緩沖區;
“+y 復制 1 行到操作系統的粘貼板;
“+nyy 復制 n 行到操作系統的粘貼板。
p 小寫字母 p,將緩沖區的內容粘貼到光標的后面;
P 大寫字母 P,將緩沖區的內容粘貼到光標的前面。
- 撤銷重復
u 撤消前一條命令的結果;
. 重復最后一條修改正文的命令。
- 替換刪除
<pre>
s 用輸入的正文替換光標所指向的字符;
ns 用輸入的正文替換光標右側 n 個字符;
cw 用輸入的正文替換光標右側的字;
cW 用輸入的正文替換從光標到行尾的所有字符(同 c$ );
ncw 用輸入的正文替換光標右側的 n 個字;
cb 用輸入的正文替換光標左側的字;
ncb 用輸入的正文替換光標左側的 n 個字;
cd 用輸入的正文替換光標的所在行;
ncd 用輸入的正文替換光標下面的 n 行;
c$ 用輸入的正文替換從光標開始到本行末尾的所有字符;
c0 用輸入的正文替換從本行開頭到光標的所有字符。
rc 用 c 替換光標所指向的當前字符;
nrc 用 c 替換光標所指向的前 n 個字符;
5rA 用 A 替換光標所指向的前 5 個字符;
S 刪除當前行,并進入編輯模式;
nS 刪除當前行在內的 n 行,并進入編輯模式;
x 刪除光標所指向的當前字符;
nx 刪除光標所指向的前 n 個字符;
3x 刪除光標所指向的前 3 個字符;
dw 刪除光標右側的字;
ndw 刪除光標右側的 n 個字;
3dw 刪除光標右側的 3 個字;
db 刪除光標左側的字;
ndb 刪除光標左側的 n 個字;
5db 刪除光標左側的 5 個字;
dd 刪除光標所在行,并去除空隙;
ndd 刪除(剪切) n 行內容,并去除空隙;
3dd 刪除(剪切) 3 行內容,并去除空隙;
d$ 從當前光標起刪除字符直到行的結束;
d0 從當前光標起刪除字符直到行的開始;
J 刪除本行的回車符(CR),并和下一行合并。
</pre>
2插入模式
從編輯模式進入的命令:
i 在光標左側插入正文
a 在光標右側插入正文
o 在光標所在行的下一行增添新行
O 在光標所在行的上一行增添新行
I 在光標所在行的開頭插入
A 在光標所在行的末尾插入
退出插入模式: esc或ctrl+[
3.命令模式(末行模式 )
</p>在編輯模式輸入:
就可以進行命令輸入,因為:
會出現在文末,也將命令模式稱為末行模式 。
- 文件操作
<pre>:e path_to_file/filename 在已經啟動的Vim中打開一個文件
:w 保存當前編輯的文件
:w file_temp 將當前文件另存為 file_temp
: q 在未作修改的情況下退出;
: q! 放棄所有修改,退出編輯程序。
: n 將光標移到第 n 行
:345 將光標移到第 345 行
:345w file 將第 345 行寫入 file 文件
:3,5w file 將第 3 行至第 5 行寫入 file 文件
:1,.w file 將第 1 行至當前行寫入 file 文件
:.,$w file 將當前行至最后一行寫入 file 文件
:.,.+5w file 從當前行開始將 6 行內容寫入 file 文件
:1,$w file 將所有內容寫入 file 文件,相當于 :w file 命令
:w 將編輯的內容寫入原始文件,用來保存編輯的中間結果
:wq 將編輯的內容寫入原始文件并退出編輯程序(相當于 ZZ 命令)
:w file 將編輯的內容寫入 file 文件,保持原有文件的內容不變
:a,bw file 將第 a 行至第 b 行的內容寫入 file 文件
:r file 讀取 file 文件的內容,插入當前光標所在行的后面
:e file 編輯新文件 file 代替原有內容
:f file 將當前文件重命名為 file
:f 打印當前文件名稱和狀態,如文件的行數、光標所在的行號等
</pre> - 字符串搜索
<pre>
:/str/ 正向搜索,將光標移到下一個包含字符串 str 的行
:?str? 反向搜索,將光標移到上一個包含字符串 str 的行
:/str/w file 正向搜索,并將第一個包含字符串 str 的行寫入 file 文件
:/str1/,/str2/w file 正向搜索,并將包含字符串 str1 的行至包含字符串 str2 的行寫
:/struct/
:/^struct/
:/^struct/
</pre> - 正則表達式<pre>^ 放在字符串前面,匹配行首的字;
$ 放在字符串后面,匹配行尾的字;
< 匹配一個字的字頭;
> 匹配一個字的字尾;
. 匹配任何單個正文字符;
[str] 匹配 str 中的任何單個字符;
[^str] 匹配任何不在 str 中的單個字符;
[a-b] 匹配 a 到 b 之間的任一字符;</br>* 匹配前一個字符的 0 次或多次出現;
\ 轉義后面的字符。</pre> - 正文替換&&刪除<pre>:%s/str1/str2/ 用字符串 str2 替換行中首次出現的字符串 str1
:s/str1/str2/g 用字符串 str2 替換行中所有出現的字符串 str1
:.,$ s/str1/str2/g 用字符串 str2 替換正文當前行到末尾所有出現的字符串 str1
:1,$ s/str1/str2/g 用字符串 str2 替換正文中所有出現的字符串 str1
:g/str1/s//str2/g 功能同上
:m,ns/str1/str2/g 將從m行到n行的str1替換成str2
:%s/str1/&/gn 在Vim中統計當前文件中字符串 str1 出現的次數,可用替換命令的變形
//1. g 放在命令末尾,表示對搜索字符串的每次出現進行替換,不止匹配每行中的第一次出現;不加 g,表示只對搜索字符串的首次出現進行替換;g 放在命令開頭,表示對正文中所有包含搜索字符串的行進行替換操作;
//2. s 表示后面跟著一串替換的命令;
//3. % 表示替換范圍是所有行,即全文。
:d 刪除光標所在行
:3d 刪除 3 行
:.,$d 刪除當前行至正文的末尾
:/str1/,/str2/d 刪除從字符串 str1 到 str2 的所有行
:g/^(.)$\n\1$/d 刪除連續相同的行,保留最后一行
:g/%(^\1$\n)@<=(.)$/d 刪除連續相同的行,保留最開始一行
:g/^\s$\n\s$/d 刪除連續多個空行,只保留一行空行
:5,20s/^#//g 刪除5到20行開頭的 # 注釋
//Vim的初級刪除命令是用 d ,高級刪除命令可以用 正則替換 的方式執行。
恢復: Vim 在編輯某個文件時,會另外生成一個臨時文件,這個文件的名稱通常以 . 開頭,并以 .swp 結尾。
Vim 在正常退出時,該文件被刪除,若意外退出,而沒有保存文件的最新修改內容,則可以使用恢復命令 :recover 來恢復文件,也可以在啟動Vim時用 -r 選項。
</pre> - 選項設置
<pre>:set option 設置選項 option
常見的功能選項包括:
autoindent 設置該選項,則正文自動縮進
ignorecase 設置該選項,則忽略規則表達式中大小寫字母的區別
number 設置該選項,則顯示正文行號
ruler 設置該選項,則在屏幕底部顯示光標所在行、列的位置
tabstop 設置按 Tab 鍵跳過的空格數。例如 :set tabstop=n,n 默認值為 8
mk 將選項保存在當前目錄的 .exrc 文件中
</pre> - Shell切換<pre>
當處于編輯的對話過程中時,可能需要執行一些Linux命令。
如果需要保存當前的結果,退出編輯程序,再執行所需的Linux命令,然后再回頭繼續編輯過程,就顯得十分累贅。
如果能在編輯的環境中運行Linux命令就要省事得多。
在Vim中,可以用下面的命令來做到這一點:
***:!shell_command *** 執行完 shell_command 后回到Vim
這稱為Shell切換。
它允許執行任何可以在標準的Shell提示符下執行的命令。
當這條命令執行完畢,控制返回給編輯程序。
又可以繼續編輯對話過程。
</pre> - 分屏<pre>
:split(可用縮寫 :sp) 上下分屏;
:vsplit(可用縮寫 :vsp) 左右分屏。
vim -On file1 file2... 打開 file1 和 file2 ,垂直分屏
vim -on file1 file2... 打開 file1 和 file2 ,水平分屏
Ctrl+w+h 切換到當前分屏的左邊一屏;
Ctrl+w+l 切換到當前分屏的右邊一屏;
Ctrl+w+j 切換到當前分屏的下方一屏;
Ctrl+w+k 切換到當前分屏的上方一屏。
Ctrl+w+w 跳轉分屏、跳轉方向則是在當前Vim窗口所有分屏中,按照逆時針方向跳轉
Ctrl+W = 讓所有的屏都有一樣的高度;
Ctrl+W + 增加高度;
Ctrl+W - 減少高度。
Ctrl+W > 增加高度;
Ctrl+W < 減少寬度。
</pre> - 標簽頁<pre>
:tabnew 在Vim中新建一個標簽
:tabnew filename 新建標簽頁的同時打開一個文件。
:tN[ext] 跳轉到上一個匹配的標簽
:tabN[ext] 跳到上一個標簽頁
:tabc[lose] 關閉當前標簽頁
:tabdo 為每個標簽頁執行命令
:tabe[dit] 在新標簽頁里編輯文件
:tabf[ind] 尋找 'path' 里的文件,在新標簽頁里編輯之
:tabfir[st] 轉到第一個標簽頁
:tabl[ast] 轉到最后一個標簽頁
:tabm[ove] N 把標簽頁移到序號為N位置
:tabnew [filename] 在新標簽頁里編輯文件
:tabn[ext] 轉到下一個標簽頁
:tabo[nly] 關閉所有除了當前標簽頁以外的所有標簽頁
:tabp[revious] 轉到前一個標簽頁
:tabr[ewind] 轉到第一個標簽頁
</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