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后,和一個好久不見的朋友相約散步。
朋友在縣城一所公立學校任教,我在私立學校上班,平時很少見面。如果沒記錯的話,距離上次我們春節期間見面,如今也有大半年光景了。
每次見面,都相談甚歡。說說工作,說說家庭,說說孩子,往遠了扯,就說說共同認識的一些熟人的近況。越說越興奮,越說越投機,直到話別,還要相送一程,然后再揮揮手,叮囑一句,“過馬路要小心。”
其實我們兩家相距并不遠。但平時交往并不頻繁或者過密。每次見面,大都是在寒假或者暑假期間。一年之中,也就是見個兩三次面。但每次見面,都有說不完的話,聊天時的感覺:默契,投機,如沐春風。大概是距離產生的美吧!
今晚亦是如此!
見面后,先看看對方外觀上有什么變化。然后,就是不約而同互相欣賞贊美對方;接著,就是兩人互相對視開懷大笑。很自然的,沿著我們之前走過的路,一邊走,一邊說笑,沉浸在我們的話題中。不知不覺,穿過一條又一條街道,這個世界似乎只屬于我們兩個人了,除了說話和走路,我們真的不再關注周圍的人和事,全身心都投入到跟對方的聊天中。
算來我們認識已將近二十年了。如果說初次的相見,還帶些恭維和客套,到如今,卻是實實在在的欣賞了。
我身邊的朋友真的不多,說實話我不喜歡濫交朋友。我自認表面溫和,其實內心是一個很高冷的人。我喜歡獨來獨往,我喜歡獨處。我更喜歡享受一個人的清歡。我大概給人的印象應該是一個內向的人,平時少言寡語,安靜沉默。
但面對我的這位朋友,我卻笑逐顏開,聊完天后,渾身輕松自在!也許這就是所謂的知己吧!互相欣賞,理解,鼓勵和支持。
其實朋友也是用來治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