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如同食物,有著不同的類別,不同的顏色、形狀和不一樣的味道。
父母兒女之親情、一生伴侶之愛情、志趣相投之友情、以及人間博愛之同情……
生活里有那么多種形式的愛,有的愛,給人力量,讓人去沖、去闖;
有的愛,甜蜜中伴隨著苦澀,而苦澀中也微微回味著甜,讓人欲罷不能;
而有的愛,無私且無悔,甘愿自己辛苦勞累,也會為所愛之人送上微笑,讓人擁抱溫暖。
愛·小時候
麥夫魯特的童年,父親外出打工,他和媽媽、姐姐們一起在小村中成長。在那兒,雖然缺少了父親的關懷,但母親和姐姐用充滿女性溫柔的愛飽滿地填充著他的生活,澆灌著他成長。
一晃小學畢業又一年了。
十二歲的麥夫魯特,終于如愿跟隨著父親及伯父一家的腳步來到“世界中心”——伊斯坦布爾,繼續追求著他的學業,并逐漸踏上了和父親一樣的謀生之路。
初到伊斯坦布爾,少了母親姐姐的關懷,面對父親的冷漠,麥夫魯特只能在姨媽那里找到心靈的慰藉。
然而,父親輩復雜的兄弟關系又阻撓著麥夫魯特向這溫柔靠近。
因而在孤獨的一夜屋中,在夜晚挑著擔子走過的街巷里,麥夫魯特心中童稚的城堡慢慢蛻變成了能夠守護自己的鐵欄。他努力成長著,奮力在城市中拼搏扎根。
愛在小時候是依賴,而成長讓愛變成了分擔。
愛·我的父親
面對父親,麥夫魯特心中夾雜著恐懼和敬畏。而這份恐懼和敬畏生長的土壤則是埋藏在心底的愛。
在父親走街串巷時,麥夫魯特會主動分擔父親身上的擔子,盡自己的努力去幫助父親銷售更多的小食。
在伯父和父親的矛盾中,他會和父親一起為了因捍衛父親的勞動而憤怒。
在考試失敗時,他極力掩蓋,害怕讓父親發現。
當麥夫魯特長到足夠大時,他似乎掙脫了對父親的恐懼,以至于在父親反對的情況下依然去了堂兄的婚禮,并從此愛上了一個擁有漂亮眼眸的女孩兒。
當父親發現兒子違背自己,勃然大怒時,麥夫魯特人生中第一次與父親爭吵,并離開了和父親一起居住的一夜屋,投身軍營。
這似乎是很多男孩子長大的必經過程,反抗父母的約束,渴望著更獨立、自由的生活。
但這并不代表他不愛他了。故事所發生的這一切都是建立在父子之愛的基礎上的。
在接到父親去世的消息后,麥夫魯特再次回到一夜屋,在孤獨中感受父親的生活,在懊悔和傷心中落淚。
在之后的人生中,麥夫魯特成長成父親那樣,挑著缽扎,在舊時的街道巷弄中吆喝著,擔起了自己成為父親的責任。這其中,蘊含的也是對父親更大的敬重和更深層次的愛。
對父親的愛是從曾經的敬畏、反抗,到后來的稱為一個更出色的你。
愛·說不清,道不明
在哥哥的婚禮上,麥夫魯特見到了嫂子的妹妹,婚禮上的一回眸,麥夫魯特便被她美麗的雙眸深深著迷。
從此一切的文采因她而生,一切的生活因她而有了光彩。她是天上的星,那么遙遠,那么陌生,但又是那么親切,因為她一直在心里、在腦海里,千轉百回。
于是,累積了關于愛的幾百封書信后,麥夫魯特作出了人生中最大膽的決定——他要和自己的心上人私奔!
然而的然而,命運卻跟麥夫魯特開了個巨大的玩笑。
他腦海里的人并未出現在現實中,和他私奔的人,是心上人的姐姐。
但生活總是善良的,它向我們證實,夢中情人不過是我們自己的幻想所在,自己真正愛的人就在我們身邊。
麥夫魯特與拉伊哈經歷了私奔、結婚、初嘗禁果后,發現愛是不需要仰望的,其實兩個人平淡卻快樂的生活在一起,陪伴在身邊的,才是自己的愛人。
于是正直、善良、有責任、有擔當的麥夫魯特和她的妻子一起,在父親留下的一夜屋中經營起了自己的小家,有了自己的女兒。度過了人生中最快樂知足的幾十年。
如果麥夫魯特的生活一直這樣圓滿下去就好了,但現實總是事與愿違。
愛有時是自私的,善妒的。
當妻子發現了丈夫寫給自己的情書其實是寫給自己親妹妹的時候,因愛而生的各種猜忌、懷疑、生氣、不甘、嫉妒在妻子心中醞釀。
兩人之間都深愛著彼此,然而那樣的一個小疙瘩,卻也因愛而摧毀著她們的生活。
于是妻子再次懷孕后,堅持不要肚子里的孩子,最終死在了流產過程中。留下麥夫魯特在悲傷和思念中前行了好久好久。
愛情,真的說不清,道不明,有時是解藥,有時卻也是毒藥。
愛·作為父親
作為父親的麥夫魯特并不像他的爸爸對待他那樣對待自己的女兒們。他愿意將女兒擁進自己的溫柔中,讓他們在自己的愛意中肆意生長。
麥夫魯特對待女兒是平等且寬容的。以至于他頂住社會不重視女孩兒教育而早早輟學嫁人的傳統,鼓勵女兒們讀書至大學;以致于他完全尊重女兒的意愿,讓她們嫁給自己愛的人,以致于原諒女兒瞞著他與人私奔。
這份愛是深沉的,溫柔的。而我想這與麥夫魯特自己的人生經歷以及孩子們的母親有關。
故事的一切喜怒哀樂,始于愛,也終于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