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紅嘴藍鵲×3~4、黑領椋鳥×4、大山雀×1、白鹡鸰×1、灰鹡鸰(疑似)×1、紅耳鵯×4~5、白頭鵯×2、喜鵲×2、斑文鳥×2、八哥×4、鵲鴝×2~3、珠頸斑鳩×1、池鷺×4、鳳頭鷹×1、黑喉噪鹛×1、黑領噪鹛×3、灰卷尾×1~2、發冠卷尾×1、赤紅山椒鳥×1、黑臉噪鹛×1、夜鷺(包括亞成)×3~4、小白鷺×1、太陽鳥(雄性)×1;
其他:松鼠×1;
印象深刻的情境:
1、看到一只鳥兒疑似灰鹡鸰。
2、喜鵲的巢高高的,建在路燈上方。
3、對鳳頭鷹心馳神往??。
4、見到了3種噪鹛,1只松鼠~!
5、太陽鳥喜歡羊蹄甲的花兒。
參加鳥會不久,就遇上了初級觀鳥培訓,于是我報了名。經過2次室內課之后,終于可以去室外認知林鳥了??。時間本周末,地點筆架山。
早就聽說筆架山生態好,而且鳥種豐富,這次能跟著有經驗領隊一起認鳥,還蠻期待的?。
早上8點鐘,和伙伴們在正門集合之后,就見到了今天的領隊漁夫老師。漁夫老師背著長槍大炮和大大的背包,看起來十分專業(只是站在那里就像一面旗幟了呢??)。
有伙伴們問起漁夫老師的鳥齡,我們才知道原來他觀鳥有十多年了(真是長情的愛好呀)。漁夫老師對我們說,因為今天參與人數比較多,為了方便大家,就定在了8點鐘。如果是自己過來看鳥,可以再早一點。人少,鳥況也會更好。
從正門進來,剛到停車場附近,我們就看到了幾只紅嘴藍鵲,它們尾羽輕甩,匆匆飛過。我正在記錄紅嘴藍鵲的時候,馬上又有伙伴發現了黑領椋鳥和大山雀,于是我們又舉起望遠鏡,熱鬧的看它們在枝頭上跳躍。原來筆架山的觀鳥之旅早在我們不經意間就開始了。
之后,漁夫老師帶著我們沿水邊慢慢走,邊走邊留意對面的鳥兒。風從耳邊呼呼吹過,帶來水面的清涼,幾只紅耳鵯停在樹梢上休息。漁夫老師給大家介紹著對面的斑文鳥。斑文鳥太小,我舉起雙筒反復搜尋也沒有找到,倒是在樹上發現了梳理羽毛的八哥。枝頭上,紅耳鵯多了起來,這么一小會兒,就看到四五只了,不愧是小區五寶之一。
再往前走一點,就看到了樹上的珠頸斑鳩,它看到我們大隊走過來,拍拍翅膀飛走了,留給我一個背影。白鹡鸰感應到我們的熱情,向我們展示了它美麗的尾羽,也橫穿水面飛走了。只有枝頭上的兩只白頭鵯和低矮灌木上的鵲鴝不怎么怕人。鵲鴝清脆的鳴叫,絲毫不在意我們的目光。
這時我注意到一只小小的鳥兒,比麻雀大一點,在對面水潭形成的小小瀑布下行走,它上身灰,翅膀黑,尾部有點黃,這是一只黃鹡鸰么?我疑惑的猜測著。回家翻了圖鑒才知道,黃鹡鸰偏褐色,灰鹡鸰才是上身灰下身黃。這只也許是來過冬的灰鹡鸰吧~
繼續向前走,左前方10點鐘方向,有一根高高的路燈,上面有個灰色的鳥巢。漁夫老師說,這么大,是喜鵲的巢呢。果然不一會兒,就看到兩只喜鵲從上面探出頭來。燈柱高高的,喜鵲變成了小黑點。它把巢建的又高又遠,這下可足夠安全了吧。真是聰明的鳥。喜鵲停留了一會兒,一前一后的飛走了,也許是去準備下午茶了?
告別了喜鵲,漁夫老師給我們介紹了筆架山的發冠卷尾,據說它在這里易見,而其他地方少見。說起原因,也許是其他公園太人工化了,而發冠卷尾喜歡原生態的環境。
不一會兒,有伙伴發現了樹尖上的鳥兒,我們停下來觀望,原來是水鳥池鷺呢。池鷺伸長脖子,在樹尖上張望,順著它張望的方向,我們又發現了一只蜷起身體的池鷺。同樣是池鷺,形象可真不一樣。
伸長脖子的池鷺瘦瘦高高,蜷起身體的池鷺圓圓胖胖。我注意到,瘦瘦高高的池鷺羽毛比較順滑,而圓圓胖胖的池鷺羽毛呈爆炸狀。漁夫老師說,這只池鷺好像剛下過水。原來如此。
另外又有兩只黑領椋鳥落在樹枝上。往常見到黑領椋鳥都是在地上覓食,今天可奇怪了,都在枝頭上。也許是因為周末人多?
這時,天空中來了一只猛禽,它在高空盤旋。我們紛紛猜測,是普通鵟,黑耳鳶?漁夫老師搖搖頭,拿出長槍大炮,對焦連拍,之后看了看相片說,是鳳頭鷹。我還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是初見呢。
它遠遠的在天邊飛翔,也許滿腦子都是自己的鷹生吧,完全不知道它已經被地面的一小隊人馬發現了,所有的雙筒都聚焦在它身上。我們看著它展翅滑翔,十足優雅。它雖然不懂得高深的空氣動力學與流體動力學,卻能精準應用,讓自己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多么神奇。
看過了鳳頭鷹,我們跟著漁夫老師來到一處小水潭邊。這里有水有林,漁夫老師解釋說,林鳥喜歡這種地方。林邊近水,在地勢上進可攻退可守。這個比喻好形象??。果然不一會兒就有一只鳥兒落在水潭邊的石頭上,它低頭啄食,專心致志。(似乎是玉米粒)
漁夫老師后來說,這是黑喉噪鹛(黑喉白臉)。我順著方向望過去,這才發現前面還有一個安靜的大爺。在我們來之前,他就已經架好了長槍大炮,安安靜靜的等在一邊了。大爺看起來蹲守已久,也許是一位熱愛拍鳥的攝影愛好者吧。
黑喉噪鹛歡快的吃著石頭上的玉米粒,不時東張西望。不一會兒,一只黑領噪鹛(花臉譜)也落下來,湊到黑喉噪鹛旁邊。顯然玉米粒對林中的鳥兒們有著很大的吸引力。不過我沒想到的是,竟然連松鼠也可以吸引過來。平時難得見到的松鼠,這回也大大方方的過來蹭飯了。兩只噪鹛被松鼠驅趕,只好暫時讓開。不一會兒,黑領噪鹛又跳回來,松鼠跑掉了。于是這里又變成了噪鹛的主場。
漁夫老師舉著雙筒搜索樹林,不一會兒又發現了灰卷尾。這種鳥我還沒見過,于是很驚喜,幾經周折終于在小樹枝上看到它。它既高且遠,在樹木中隱藏身形,不用心尋找,怎么能找得到呢。真是應了貝阿朵的話,“沒有愛,就看不見”。
不管多大的鳥兒,只要藏身在樹林中,對我來說都是小小鳥兒,小小鳥兒都是可愛的,需要被呵護。
據說灰卷尾善于在空中捕食昆蟲,今天還真見到了。真是既可愛又凌厲。樹上又出現了一只鮮紅色的鳥兒,它比灰卷尾顯眼多了。漁夫老師說,這是赤紅山椒鳥。我細細的觀察它,覺得這名字真形象,果然像一顆紅色的山椒。
我慢慢的搜索,在林間又看到了一只小鳥,也許是斑文鳥吧……回過神來才發現,低調的大爺已經去前面加過一次玉米了。之前的美食在眾鳥兒圍攻下已經見底。加過玉米后,黑領噪鹛們又跳著回來了。這次,鵲鴝和黑臉噪鹛也不愿示弱,紛紛飛落下來。紅耳鵯依然是站在一旁看著,等它們吃完再湊上去分一杯。真不明白,堂堂華南第二大幫的幫眾(紅耳幫??),為什么總是這么慫~。
時間差不多到了中午,天上有點飄雨,漁夫老師帶著我們往回走。回程的路上又遇見了發冠卷尾、夜鷺、池鷺和太陽鳥。夜鷺與池鷺們排好隊,站在高低錯落的石頭上,好像在等待著什么。我錯過了發冠卷尾和太陽鳥,只瞥了個影兒。太陽鳥飛進花叢,原來它也喜歡羊蹄甲呢。
走在路上,糖膠樹的清甜混合著檸檬桉的暖香隨風飄來,涌進鼻腔,感覺整個人都被溫溫柔柔的氣場包圍了??。雖然走了一上午,累了,卻還是覺得沒看夠,心里對鳥兒們很舍不得。這些鳥兒究竟帶給了我們什么呢?
漁夫老師說,當你安靜的走近鳥兒的世界,看著它歪頭探究的觀察你,然后自顧自的鳴唱,好像默認了你的存在。那種微妙中的安靜與默契,就是你與它的會心時刻。我好像默默的領悟到了什么呢。
感謝鳥會組織了本次活動;感謝漁夫老師帶領我們觀鳥并用心分享;感謝自己參加了鳥會,遇見了這些有趣的生命。
寫于 2016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