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共事快六年的一個女同事,近日離職了。
早在元旦前,就已經知道公司要辭退她的決定,只是因為她個人不愿意走,當時手頭上還在跟進一個項目。經理也有給機會,多個了3-4個月時間,但她并沒有突破,做出有說服力的成效。
職場向來殘酷,盡管我們這個地域團隊,人不多,年紀相仿,打拼打鬧都一同經歷過。
感情肯定是有,但是公司有公司的制度,老板有老板的裁決。
她還是“被走”了,熟知她的人,都能體會到她的心有不甘。因為,她拉黑了不僅僅我一個人。
她發過來的消息,我能看得到,但是要回復她,卻顯示“消息已發出,但被對方拒收了”。當時還以為是她哪里設置失誤,電話過去,還提了這茬事,她回復,會看下怎么回事,結果一樣,然后,我又QQ給她留言,她回復我:可能是信號不好。
好吧,母親節收到祝福,但是再無法送出“謝謝”。
后來,是同事的另一個妹子截圖發給我,她也碰到同樣的問題。我們倆還暈乎乎的,然后她把我先拉黑,測試了下。結果證明,她的確把我們倆都拉黑了,而且很可能包括整個團隊的人,都如此。
這位妹子有點難過,畢竟,相處的日子,我們并沒有發生過不愉快,沒理由上升到這種厭恨的程度。
02
想想那幾年的日子里,我們互幫互助,一起K歌喝酒,開會過夜時,甚至還擠過一張床,談著發愁的心事。她結婚,也有過去道賀出席喜宴,或是送上紅包送祝福。
對她的這些點點滴滴,都是出自真心,出自實意,而,此刻,這顆曾經滾燙的心,瞬間被澆了一盆冷水。
所謂的職場友誼,竟然如此脆弱。所謂的同事姐妹情,比塑料花還假。
往事很美好,眼下很冷酷。
后來,我還安慰這個妹子,聚散是常態,能長久的,還得有共同的一些交集點。一切隨緣吧。緣起緣落的,或許就這樣了,都不要勉強彼此。
這個離職的女同事,也許對我們心存抱怨失望,又或是心灰意冷,畢竟,我們是在不同的縣區駐點,每月開會,才有一兩次見面的機會,從公司出來后,基本就沒有什么交集。
人走茶涼。
職場不是家,兜兜轉轉,這樣的冷淡離開,見多不怪。
有些還反目糾纏,自己就曾經歷過代表公司和原來的主管法院對峙。作為當時的一枚職場菜鳥,還真的是莫大的震撼。
幾年一同努力的同戰線的人,既然可以拋開所有舊情,對簿公堂。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職場就像一輪輪的洗牌,內存各種變數,有驚喜也有驚嚇。
有人情更有世故,完全不像那些退伍的兵。
就算是只有兩年的相處,就已是交心的兄弟。
03
戰友情,可以一直到老。因為他們經歷過最強韌的磨礪,一起吃過苦,一起接受過挑戰,沒有勾心斗角,更不會自己藏著個算盤。
反觀職場,你太出色,人家眼紅;你的獎金領得多,人家也眼紅;你晉升得快,人家還眼紅;你受領導器重,人家更眼紅……
業績之爭,獎金之爭,職位之爭,權利之爭……這樣的明爭暗斗,從來不缺席。
職場的敬業,甚至讓職場的人,有一副專業得不顯露自己的本事。
你看不出,他是真笑還是假哭;他是想全力以赴還是敷衍了事;他是關心你還是利用你……
每個新手都要受教一把這樣迷失不辨的教訓。
自己還是小助理時,就曾因為相信某位總監,借出合同,沒做任何登記,結果合同丟失,他妥妥地把責任全部拋給我,以至于,我無力爭辯,只有吃啞巴虧。
職場,從來就沒有絕對的善人,他們更多時候是設置障礙,考驗你的人。
讓你更小心謹慎,讓你做事不能拖泥帶水,讓人抓住把柄。
自此,吃一塹長一智,秉公辦事,制度化,細節化,過失或是錯誤,越來越少。明哲保身,這是人的天性。
職場友誼的脆弱,經不起人心的考驗,更經不起時間的打磨。
沒有共同任務目標和利益關系,沒有齊頭并進的朝夕相處,所謂的相知互助,都是有條件的,都是一時的。
04
如此看來,職場從來就不是培養友情,增進友誼的場地。這,本就不是它的職能所在。只是感性的人,一廂情愿而已。
過了這個店,還有下一村。過往接觸的人,一個擦肩后,還會遇到新的一批。
除此,人本就自私,不會太多考慮他人的感受或是過得如何,自己的日子才是重中之重。
時間久了,再深刻的人或是事,一旦沒了聯絡,漸漸也就淡忘。直到變成眾多回憶堆里的一粒分子。
人,終究要往前看。
浪費心思弄清他為什么要這樣做,還傻傻地反思,是不是自己的問題,又或是充滿幻想,也許他能回心轉意,這些都是白費力氣。
這些或痛或癢的人事經歷,不過是或大或小的刺激,讓你看透,誰是真朋友,誰真的在乎你,誰可以攜手走得更遠。
人生之路既長又短,經歷的離離合合,一次又一次;能夠一直伴隨左右的,少之又少。
也只有真正交心,真正在意,真正珍惜的人,才值得你同樣付出和守候,不管風云如何變動,不管雨打如何不安。彼此從未放手,從未離去。
只是眾多離職同事里面的一個,又不是變成了孤家寡人。
只是眾多微信好友中的一個拉黑了你,又不是你做人真的太差。
與他/她的緣分到此而已。
長篇大論的,其實本就無需多想多問,因為一切本就有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