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包皮兒”

除夕指的是春節的前一天,可能是臘月三十,也可能是臘月二十九,假如沒有三十,一切的說法都要向前推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除夕的前一天,把割好的肉剁得碎碎的,做到肥瘦搭配,吃起來才會口感十足香氣噴噴。蔥姜蒜必不可少適量加入,調料天然味道純真。

蔥是餃子餡兒的主調料,少了會淡然無味,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應該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切蔥卻是一道技術活,不會切者還沒有切幾刀,就已淚流滿面,被諷為“不孝之人”,實在離譜的很;會切者刀刃處蘸水,可以躲過這一劫,人盡其才,能者多勞。花椒茴香在火上炒的焦糊糊的,倒在面板上,用搟面杖磨得碎碎的,滿屋飄香。現在市場上加工成一袋袋的花椒茴香面袋,省去了人們加工的功夫。

菜餡有很多種材料:白蘿卜擦成絲,在爐火上煮熟,涼冷后,用多層紗布包起來,把里面的水擠出來,放在面板上剁碎;紅蘿卜擦成絲剁碎,色澤味道俱佳,如果感覺餡兒比較干的話,可以加以一定量的白菜;還有的用新鮮菜蔬作原材料,如:韭菜、茼蒿、茴香苗、香菇、藕等等,根據自己的喜好因人而異,可謂“蘿卜青菜,各取所愛”。


蔥姜蒜準備好了,調料就放在一旁,菜餡兒已被倒入大盆內,剁碎的肉也被倒進去了,蔥姜蒜和調料備適量的加入,手洗得干干凈凈,便在盆內作為起來,時而上下翻騰,時而左右挪移,時而伸成“五爪鷹”,“烏蒙磅礴走泥丸”,時而握成拳狀,“不盡肉泥滾滾來”。充分混合盡力糅合,色香味俱全,那就加鹽吧!“一斤肉,三錢鹽”,按分量加入,嘗一嘗,適量的增減,味道就應該拿捏的很好!餃子餡就準備好了。

由于天氣比較冷,“醒面”需要一個過程,最好在前一天的晚上把面活好,要硬硬的,經過一個晚上的滋潤,第二天的面要怎么用怎么用,隨心所欲游刃有余,“萬事俱備,只欠包餃”了!

三十的當天,家里的男子主要負責貼對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登梯爬高”自然是男子之事。

圖片發自簡書App

家里的女主人便圍坐在茶幾旁,切面揉面,手捻成長長的圓蛇狀,用刀切成一小截一小截,按成圓狀,負責搟面皮,右手滾動著小巧玲瓏的手搟杖,左手拿面皮逆時針旋轉著,中間要厚兩邊要薄,薄厚掌握全在掌杖者,厚了令吃者索然失趣,薄了令食者大快朵頤,全在一念之間。

添餡包餃子也是一項技術活,少了食者無味,餃子腹撐不起來,缺少觀瞻性;多了又包不住。有經驗者,多少拿捏的正好合適,把餃子口往中間一拘,用力一捏,瞬間而就,宛如一輪姣姣下弦月,美麗不可方物。

捏好的餃子要均勻的擺放在用高粱桿結成的“鍋撇”上,墊上鋪面,防止粘連,一個挨著一個,一圈挨著一圈,整整齊齊萬眾一心,是藝術化的面食,是感情化的藝術。

“前面來了一群鵝,撲通撲通跳下河,等到潮水漲三次,一古腦兒趕上坡”,這個謎語說的就是餃子。貼對子的活干完了,女主人的餃子也包好了,水也在沸騰著,餃子下鍋,三次沉浮,“被趕上坡”的時刻,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熱氣騰騰的餃子,輔以香菜,蘸著陳醋,有滋有味的享受著溫馨歡樂的家庭氛圍。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