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寫過許多文字,卻很少提及媽媽,和多數(shù)人一樣,覺得直截了當表達愛意的方式過于矯情,甚至因為距離和媽媽的知心話也越來越少,情感似乎變淡了些許。感謝媽媽在我最無助最艱苦的時候從國內(nèi)過來,陪我走過那段刻骨銘心的日子,也感恩這段時光,讓我更深入的認識媽媽,這些年與媽媽情感的斷層也得以修復,仿若回到了12歲的自己,時刻依賴她,日夜思念她。
? ? 在懷孕初期媽媽便決定要過來陪我坐月子,但因為我的拖延一直到孕晚期才開始準備材料,所以媽媽拿到簽證已然九月底。媽媽還未啟程,我已經(jīng)破水,驚慌失措的媽媽徹夜未眠,在飛機上對著窗外不停地祈禱母子平安。媽媽到達德國的時間是10月11日下午,在Amos出生四個小時之后,疲憊的媽媽沒有直接到醫(yī)院,而是先回家為我做了一碗傳統(tǒng)的月子湯。見到我的剎那媽媽眼圈立刻紅了,不停地自責來晚了,目光中的那份愛憐讓我不忍。為了讓我做好月子,媽媽堅持一日三餐回家做然后帶到醫(yī)院,連續(xù)飛行十個小時的媽媽沒有倒時差,日夜在醫(yī)院護理著我。出院回到家后媽媽更是忙得不可開交,早上四點起床為我們做手搟面,蒸饅頭包子,洗衣打掃衛(wèi)生,包攬了所有家務。晚上媽媽和老公輪流陪我睡覺,幫忙照顧Amos,在月子里Hebamme建議三個小時喂一次奶,而Amos吸吮力小,并且吃奶過程中很容易睡著,所以每次喂奶都是一個漫長而繁瑣的過程:首先Amos自己吸,然后喝提前泵出來的奶,接著是媽媽幫忙喂奶粉,喂完之后是媽媽抱著他走來走去變換各種姿勢拍嗝,月子里的嗝很難拍出,每次都是半個小時以上,把孩子艱難地哄睡了之后,媽媽還要清洗泵奶的設(shè)備并消毒。所以,媽媽總是躺下睡一個小時又得起來為下一次喂奶做準備。而在那段時間里,因為身體上的不適和心理上的茫然,我的情緒敏感多變,對媽媽有過多苛責,而她卻始終保持耐心,以寬容溫柔的心忍受著我所有的壞脾氣和負面情緒,帶我逐漸走出陰霾,走向陽光。媽媽的心底一定是柔軟的,因為她要時刻應對我的敏感與脆弱,揣摩我的小心思,呵護我易碎的玻璃心。感謝媽媽的樂觀,在那段手忙腳亂的日子里依然帶給我暖暖的正能量,媽媽說長大了就要少些抱怨和計較,多些承受和責任,每一場磨難都是一場洗禮,走過之后才會成長,對生命的理解和感悟才會越來越深。
? ? 媽媽只要有時間就做我愛吃的餃子,揉面盤餡包煮總是一個人搞定,不愿我們幫忙。其實在媽媽的記憶中學餃子的過程透著一絲辛酸,當時在念初中的媽媽和外公外婆小舅一起生活,兩個姐姐已經(jīng)出嫁,那年冬至,外婆生病就沒有包餃子,外公下地干活回來后就埋怨了兩句,然后兩人便吵了起來,媽媽放學回家后偷偷躲在廁所,一直等到?jīng)]有了爭吵聲才敢進屋。幾天后大姨和二姨回來探望外婆,媽媽便趁機向姐姐們學習包餃子的方法,從那以后,家里的飯菜主要便由媽媽負責直到出嫁。看起來嬌小柔弱的媽媽,性格溫婉,骨子里卻蘊含著一股堅強積極向上的力量,經(jīng)過時光的打磨,歲月的鍛造,不知不覺活出了明媚如畫的樣子。
? ? 和媽媽在一起的那段日子,媽媽記憶的閘門總是開著,媽媽說,我兩個多月大時,她在屋外洗衣服,把熟睡的我放在床內(nèi)側(cè),還壓了被子,不曉得怎么就掉了下來,一個人抱著我哭了許久;媽媽說,當時家里還種稻谷,她和爸爸要插秧,把我放在空地處,誰知我學著青蛙的樣子一頭扎進了水里;媽媽說,小時候我跟著爺爺學唱戲,弟弟跟我唱,但全家沒人可以聽懂,后來才發(fā)現(xiàn)我們是把兩出戲唱在了一起;媽媽說,寒冷的冬日一到放學的時間,爸爸就把凳子在爐子邊放好,等我到家可以直接坐在上面取暖;媽媽說,最喜歡每天給我扎羊角辮,然后目送我上學一直到那搖搖晃晃地辮子消失在拐角;媽媽說,我初中的時候得了鼻竇炎,爸爸和弟弟跑遍附近的村村落落尋找藥引子;媽媽說,我高考落榜她和爸爸比我還難過,又想安慰我又怕說錯話,那個暑假燥熱而漫長;媽媽說,讀研那會兒,每次我坐火車她和爸爸就有一百個不放心,睡不好覺……無非都是一件件普通平常的小事,對于媽媽而言卻是她永恒珍貴的記憶,女兒成長的點滴始終不斷地彌散在那些模糊的歲月里,封存于心,不曾遺忘。
? ? 和媽媽在一起的日子一晃過半,有一日媽媽非要幫我扎辮子,無奈頭發(fā)剪短了怎么都扎不緊,然后媽媽就在那自言自語:怎么突然就長大了?還記得以前每天早上給你扎牛角辮,還是個小孩子,一眨眼就結(jié)婚了,現(xiàn)在都當媽媽了。我頓時哽咽,裝作什么都沒有聽到。另一日媽媽在洗漱間待了半天不出來,我順勢推開虛掩的門進去,媽媽正拿著小剪刀對著鏡子剪鬢角的幾根白發(fā),看到我尷尬地笑道:有白發(fā)了,說老就老了。在那一刻,我的心里一陣悲涼,恍然明白世上有一種無奈是看著孩子長大,卻望著爸媽老去。強忍住淚水低聲說:媽媽,我來幫你剪。
? ? 在閑暇時光,媽媽教我縫紉機的使用,家里的窗簾太長,媽媽就把多余的布料剪下來,指導我做了兩個枕套和一個熨燙機的臺布。媽媽以前是裁縫,記得小時候媽媽幫人做衣服留下許多邊角料,大大小小零零碎碎,但媽媽總是能像變戲法似的變出許多花衣服給我,這些獨一無二的衣服豐富了我童年的記憶,讓我覺得自己擁有的是那么地與眾不同,自豪而滿足。如今媽媽的眼睛大不如前,已經(jīng)許久都沒再做衣服了,但出國前依然戴著老花鏡為外孫做了兩套冬日里的棉衣褲,暖暖地透著幸福。以前覺得裁縫這個職業(yè)簡單無趣,現(xiàn)在卻覺得溫馨浪漫,惟愿時光能緩,生活如斯溫暖……
? ? 媽媽說:跟弟弟相比,你似乎不太戀家,但我跟你爸最放心不下的還是你。聽到后我的內(nèi)心一陣酸楚,和所有孩子一樣,我也戀家,只是畸形的教育體制早已硬生生地把這份眷戀給割裂了。12歲那年,按規(guī)定必須住校,冬日里冰冷的被窩怎么都暖不熱,黑夜里的校園陰森森地可怕,食堂里毫無營養(yǎng)的餐食讓人難以下咽,早上六點到晚上九點的沉重課業(yè)壓抑地讓人無法呼吸,那一年,曾瘋狂地想家,一周的等待卻只能換來和家人短短一天甚至一晚上的相聚,那一年,在學校的每一天每一分鐘都是煎熬,那一年之后,再也沒有機會跟父母長久的相處。“人間別久不成悲”,我以為相思和傷痛會隨著年深歲久而變得遲鈍麻木,卻未料穿越季節(jié)輪回,隨著時光流逝,濃濃的親情始終是割舍不斷的存在,不論空間時間變換,一直都在。媽媽臨走前,我不舍地說:媽,這次你來太辛苦,夏天再過來一趟,我們帶你出去走走好嗎?媽媽卻直截了當?shù)鼐芙^:如果你們需要幫忙,媽媽隨時可以過來,但如果你們不需要幫忙了,媽媽也就不打擾你們這個小小的家庭了。看到你們生活幸福,我和你爸就放心了,不管你們決定在哪里生活,只要開心爸媽都支持。在那一刻,恍然明白母愛的偉大:一輩子無私付出,在兒女長大后卻選擇理性退出。父母默默接受我們從嬰孩到如今制造的各種麻煩,卻不愿意給我們帶來丁點的麻煩。我們自以為讀過很多書,走過很多路,聽過很多道理,見過很多世面,殊不知這一切抵不過父母對我們最原始最純粹的愛,那份愛不曾因為時間地域而有絲毫的減少。
? ? 媽媽回國那天,天氣出奇地晴朗,天空湛藍湛藍,抬頭看飛機從高空滑過,留下完美的弧線,亦如對媽媽的思念。“相思始覺海非深”,原來母女之間的情感也可以如此地浪漫與刻骨銘心。有些事情,猶如緩緩交替的春秋冬夏,等到領(lǐng)悟,便已過了一季。
? ? 親愛的媽媽,能夠做你的女兒是我這輩子最大的福氣,媽媽,我愛你!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