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將是我實習的最后一天,算算時間,五個月,將近大半年了,不免會想起剛剛進入實習階段的我,對一切都是那么憧憬,充滿熱情,用自己最好的狀態去擁抱一切,在為人處世上很是謙和,因為我覺得,人總是喜歡去幫助弱者,所以我可以借這個機會好好學學。從技術團隊到產品團隊,也只有在產品團隊的時間才覺得是充實的,每天都會有事情做,每天都會加班,在這里我能感覺到自己的一點微弱的力量。忙的時候也不會忘記提醒自己,不能只是忙碌于各種事情之間,還要學會自考,自己去抓住提升的點。感覺自己正在慢慢適應工作的步伐,慢慢融入公司的氛圍,慢慢地感受到工作給自己帶來的好的與不好,慢慢在領悟工作的很多東西,沒想到這么快就要結束了,雖然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結束,只是一段時間的間隔。也許,這段時間的空白來得恰到好處。
還沒有參加工作的時候,不管是從電視劇得知,還是從身邊人的言論當中得到了這樣一個信息:職場如戰場,不知道身在職場的你,聽到這句話,是一種怎樣的感覺,表達了自己內心一直無法言語的苦楚和無奈?還是持有反對意見,覺得這是一種消極的工作方式?我想,99%的人都是前者吧,誰沒有在工作當中受過委屈,誰沒有感受到過現實工作的骨感,每個職業人都是從岸上慢慢摸索到底部,越來越深,最后練就一套老練的工作手法和處事態度。那曾是我最厭惡的模樣,現在,似乎我也在慢慢借助身邊一切力量,將自己整容,還好上帝幫我叫停,讓這一切不會變的更壞,給我一段時間思考。
真的有我說的那么恐怖嗎?可以有,其實也可以沒有。我現在所在的公司,并沒有說什么為了得到什么的勾心斗角,也沒有陰謀詭計,相處的到也還融洽,沒有一點戰場的硝煙,我很慶幸在這樣一個環境。不,我想了想,大概是我理解錯了,所謂的戰爭,不是和別人的戰爭,而是自己和自己的戰爭,這才是最可怕的。
“人就應該逼自己一把,不逼一下自己,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潛能有多大”,A同事是一個對自己要求很高的人,積極上進,希望把一切都做的近乎完美,當然他的能力是能夠支持他的想法的。“每個人的承受能力都是有限的,那樣對自己其實是對自己的一種不尊重和不珍惜,人這一輩子有多長,過得開開心心就好,工作不是全部,只是生活的一部分”。B同事對于這個觀點予以了回擊,他隨性大方,直率灑脫。“你不去試一下怎么知道自己能夠承受的度是什么?”A同事的這句話倒是引起了我的思考,這也是我一直糾結的點。
其實我覺得做事和做人是一樣的道理,不管你從事的是什么工作,都要有自己的原則,就像每個人都有自己認為的職場圈子,在他們眼里,職場是怎樣怎樣的,但是,任何事情只有在你自己真正體驗了之后才能知道是什么,當然也有可能你是帶著別人的觀點去體驗的,只是稍微添油加醋了一下罷了。以前常聽說一句話,每個人生來都是一張白紙,要成就怎樣的畫作,在于自己。其實事事都是相通的,在沒有步入職場之前,你可能會想象著怎樣的美好,也許工作之后,你會覺得,這一切都是騙人的,聲聲討伐生活是如何地現實,沒錯,我也是這樣的,而且我也相信大部分人都是這樣的。其實細細想想,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職業觀,對事物的理解都是不一樣的,就像之前說的同事們一樣,你不能因為他們的觀點影響自己的認知,所以,在這個所謂的戰場當中,一定要堅守住自己的陣地,才能不敗下陣來。
于我而言,人生不過就是一個不斷體驗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你體驗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你的生活因此發生了什么改變,你的價值觀發生了什么變化,決定了你度過了一個怎樣的一輩子。
?6??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