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小結

讀書使人長壽

即將到來的五月,還有一個月,2017年即將過半。時間根本不會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各種時間管理軟件以及所謂的方法,基本都沒啥太大用處。也就是說:

時間根本無法管理,管理的只能是自己

也不知道朋友圈的朋友們,特別是今年開始要寫作的朋友,到現在還在持續寫的還有多少?我估計這個數字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到歲末的時候這個數字會接近個位數。年初的時候,都在大張旗鼓的忙著制定各類個人計劃,忙著給全年制定各種大小目標,忙著計劃要在這一年升職、加薪。當你再重新復盤到年初的所有的計劃、目標、內容的時候,你就會知道:

我為什么會說人生路上的堅持和努力有多不重要了,只是我寫的標題是,在留學路上的

這個月開始把留學類寫作作為一個主要方向,想在一個大的框架和體系之下談留學,復盤我走過的這段留學之路。希望能通過一個個寫作細節,厘清在這段路上的坑坑洼洼、溝溝坎坎。這個月,我集中閱讀了大概400多個留學類為主的微信公共賬號,大多數的分享都太集中于自己就讀的某個專業,某個領域。經驗其實談的不多,很多方法不太適合所有的留學生,畢竟各方面的情況不同,語言、專業背景、學習能力、適應能力、理解能力都會因人而異。而這些差異,往往會產生巨大的不同,成功的經驗無法復制,用了那些經驗也未必能申請到那樣的學校,因為申請的主體變了,是現在的我,而不是當時的你。能否就在這其中架構出一整套適應所有留學生的內容,是我一直在努力的一個方向。在留學路上的那些坑,那些深陷其中的卻不知的錯誤概念,知識點,學習方法依舊存在,而克服這些已經固有的錯誤和觀念,需要花大量的時間不斷地打磨和完善。

留學路上的有些錯誤或是坑,是無法繞過的,即便我反復的老生常談一些具體的細節,很多人也只是讀讀而已,或只是當時有所感悟,馬上會有一種要改變的錯覺感,過幾天之后依舊還是原來的那個自己。因為自己并沒有在這些問題上吃過虧,栽過跟頭。人總是在吃過苦頭或是吃了栽了很大的跟頭之后,才會幡然悔悟,絕對不能這么做。你自己不在一些問題上,嘗到苦頭,怎么也不會全部或部分相信我在之前文章中提到的很多內容究竟有多重要,這些底層的概念和認知,如果不在出國留學階段這樣的人生關鍵期去除,后面恐怕會是終生攜帶,甚至是跟著這些錯誤一起被帶進墳墓。

吃一塹,長一智。意味著你只有掉進那些本可以預先避免的大坑,卻還要往進跳。當你進坑后,能自己爬出來還算是好的結果,也算是長了這一智。最可怕的是進坑后后續還有更大的坑再等你,徹底擊潰你原本還殘存的那點自信,最終被動接受了水逆的事實。聰明的人,一定是不僅從別人的經驗上吸取教訓,提前提醒自己,避免進入那樣的坑,還會時常記錄并提醒自己,前方還有哪些坑,或是已經有伏筆的那些坑,需要規避。記錄會為你提供一個解決方案,目前來看也是最有效的方案,時不時的還要拿出來修訂和訂正。只有知道了、做到了、并且真正在大腦中真正烙印下來,才算是個人真正的成長。在這條前景光明的路上,一定要具備足夠的耐心,像你當初上學時的老師,亦或是家里的父母,不厭其煩、不知疲倦、反復的提醒著你,要注意糾錯

糾錯以后才能避險,規避風險。所謂的:風險越大,回報越大。一定是不懂概率的人,篤信了比如買彩票一類的小概率事件上。而風險的承擔是你在做選擇的時候,投入了巨大的時間、精力后做出了一個現在看來有一些冒險而在未來一定會產生巨大回報的正確的事情。也就意味著,有一部分內容確實有風險,但這種風險綜合各方面的嚴謹思考后,到后面的一個時間點一定會帶來巨大的回報,這就決策和選擇,背后是思考和時間的沉淀。

在國外學習的時間總長度有限,大家在這段總時長上都差不多。如果把這段時間看成是一段長跑比賽的話:

大家比的是:在同樣長的時間里誰能跑得最遠?

而在這段長跑過程中我們的目標應該可以很清晰:

我將盡量好好利用我的所有時間精力,以及一切可能的調整策略,能跑多遠就跑多遠……

禪定時刻

認知是什么?對世界的理解抽象出理解模型,或者說,用概率來把握世界。牛人一生都在賭概率,讀書的人成功概率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