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怕吃虧的人,最后都占了便宜

奶奶是個不識字的農(nóng)村婦女,嫁給爺爺之后,才來到北京這個大城市。她沒讀過書,報紙也看不懂。

但她就是那種命好的女人,全村只有她一個人在北京,還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逢年過節(jié),兒女繞膝,熱鬧得不得了。平日里有保姆伺候,老兩口沒事就去逛街散步,時不時還浪漫地去肯德基坐坐。

人到古稀能過上如此生活,著實讓人羨慕。

不過,小時候,我卻很討厭奶奶,因為她年輕的時候是個徹頭徹尾的軟妹子。我一直覺得,她因為農(nóng)村人的身份自卑,所以平時總是生活得小心翼翼,處處忍讓,連帶著和她一起生活的我也受了不少氣。排隊的時候有人插隊她不理,鄰居借錢不還她也不去要。

不是拉不下臉,是打心眼里,根本覺得無所謂。

雖然爸媽從小就給我講“吃虧是福”的道理,但誰也沒她做得好。自問做不到她那么豁達,看著她吃了不少虧,覺得她真傻。

長大之后,身邊愛占便宜的人越來越多,小到買東西加塞插隊,大到拆遷當上釘子戶。搶財產(chǎn)、搶工作、搶老公,不惜一切代價。也總聽人說,比起那些虛無縹緲的福氣和運氣,拿到手里、吃到嘴里的才是自己的。

但是,放眼望去,那些占了便宜的人都吃了大虧,不是斤斤計較地過著拮據(jù)的一生,就是爭強好勝得了一身病。

相反,那些看起來吃了虧的人,卻總是那么走運。


前我們家小區(qū)里兩家賣水果的小攤,門臉挨著,賣的東西也差不多,小區(qū)居民基本上是看見哪家順眼就去哪家買,每一家都沒有固定的客源。

兩家老板絞盡腦汁地想辦法吸引顧客,發(fā)傳單、做海報、減價促銷,甚至不惜賠本賺吆喝。

眼見著網(wǎng)購、外賣越來越火爆,小攤的生意越來越不好做,兩家的競爭也陷入白熱化。

小區(qū)的購買力主要有兩類:白領(lǐng)小姑娘和大爺大媽。

其中一家水果店老板挺有想法,看中了小區(qū)的白領(lǐng),覺得她們購買力強,是水果生意的中堅力量,只要搞出點美顏、排毒的名目和噱頭,大多數(shù)人絕不手軟。

所以,每次有年輕顧客路過的時候,他都異常熱情,老人來攤位前問兩句價錢,他都是一副愛搭不理的樣子。

有生意頭腦的人都對老人避之不及,費盡口舌他們還是嫌貴,買一斤還要讓你送二兩,甚至有時候會央求你幫他拿回家。

顯然,另一家老板顯然沒什么想法和經(jīng)驗,看著競爭對手日益紅火的生意,似乎也沒什么好辦法,不過他也不著急,依舊每天還熱情地接待那些難搞的老頭老太,時不時地還送點新到的產(chǎn)品。

我跟我媽打賭第一家店一定能贏,雖然兩家店我都沒去過,但明顯第一家老板更懂市場,知道誰是優(yōu)質(zhì)客戶。

我媽卻押寶在第二家店。

結(jié)果我輸?shù)煤軕K。

第二家店完勝。因為有一天,居委會突然決定以后小區(qū)里只能有一個水果攤,投票的主力卻是那群大爺大媽......

第一家店撤店之前,我去買了一次水果,才知道他真的不是輸在運氣。

在這種即將say goodbye的時刻,他還在為一個蘋果和一個大媽爭吵。還揚言,寧可賠錢,也不讓她占這個便宜。

沒有人心,哪兒來的市場?不吃點虧,又哪兒來的人心呢?

大家都說留下的小老板撿了個大便宜,不過這種便宜考驗的是眼力。懂得吃虧,不需要多大學(xué)問。有些人上了一輩子學(xué),讀了一輩子書,還是輸了胸懷和遠見。

以前,看過一個新聞,有個人借給鄰居一千塊錢,鄰居十幾年之后連本帶利還了他幾萬塊錢,還給他的孩子安排了一份好工作。

下面留言都說這個人運氣好。但老天怎么好像總是眷顧那些吃了虧的人呢?

其實,每個人身邊都有很多朋友。有些會在你需要的時候出手相助,幫你解決燃眉之急,也有些總是為了一盒冰淇淋、一支口紅和你耍心眼。

人心難得。即使嘴上不說,大家也會自動把朋友分類,什么人值得深交一輩子,什么人值得你用心回報,真的不難分辨。

誰的好日子都不是白來的,那些愿意為你吃一點虧的人,不是什么都不在乎,而是覺得你更重要。

現(xiàn)在想想,奶奶其實是個占便宜的高手,因為她的不計較,她總能源源不斷地從身邊人身上得到各種好處,從熟人朋友到賣菜商販,大家有了好事總能想到她。前幾天還內(nèi)部價搶了十幾盒一塊錢八個的雞蛋。不過她這輩子站的最大的便宜就是我爺爺。

據(jù)說當年爺爺人長得精神,家境又好,是個搶手貨。當時出身不好的奶奶不知想了多少辦法,讓婆婆和諸位小姑,都給她投了支持票,爺爺不樂意恐怕也沒什么辦法。

兩個人婚后據(jù)說過了一段不太舒心的日子,嫁了一個她愛得多一點的老公,一般的女人都覺得自己吃了虧,不過奶奶還是下了一盤大棋。

她極少跟爺爺吵架,也從來不呈口舌之快,當了幾十年溫柔賢惠的女主人。如今,變成了家里說一不二的一把手。

婚姻也是一樁買賣,再好的匹配也總有人要占點便宜。聰明的女人明白比起濃烈的愛情,婚姻終究會歸于平淡,所以她們懂得經(jīng)營婚姻的道理,更加知道,忍一時是小虧,和你慢慢變老才是大便宜。

有些人真的“心機”很重,看著好像吃了一輩子虧,最后卻把便宜占到了極致。儼然成了全家的榜樣,連我那個爭強好勝的媽都經(jīng)常說,想占便宜就得像你奶奶那樣占個大的。

有人說,這個世界就是這么諷刺,那些想占便宜的人永遠在吃虧,不在乎吃虧的人卻永遠在占便宜。

《馬太福音》里說,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余。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其實,說到底,世上沒有比這再公平的事了,你懷著怎樣的心思,就收獲怎樣的回報。

那些愿意吃虧的人,往往不計較一時得失,因為他們站得高也看得遠,有信念、有堅持,知道什么事對自己最重要。而那些錙銖必較、絲毫不肯吃虧的人,缺少胸懷和眼界。這樣的人,日子怎么可能過得好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