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一上來就飛

不能一上來就“飛”

2006-12-30 17:57

  這些年作文教學領域有一個現象:作家型的或者有寫作能力的語文老師,多提倡作文訓練要徹底放開手腳,打破一切約束,天馬行空滿天飛,以為這樣一來好文章就水到渠成自然流出。 ? ? "滿天飛"的寫作狀態當然是非常美妙的,人人都喜歡,都想要,可這境界的得到需要循序漸進、年復一年、千錘百煉、幾年十幾年的刻苦學習。有的人上完小學就可以飛了,有的人大學畢業還不行,有的人一輩子飛不起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沒有一個人是一生下來就能飛。 ? ? ?鳥兒的自由飛翔是需要條件的。比如強健的肌肉和科學的骨骼,暗合了空氣動力學的科學原理,等等。寫作的飛翔也不會與生俱來。要訓練。"說話"要從呀呀學語開始,"寫話"要訓練字詞句的通用規范,掌握相互理解不出偏差的邏輯關系,把最基礎的文體進化留下來的三五個品種吃透學會、消化吸收、運用自如。然后您告訴孩子:飛吧孩子,您大膽寫,寫出您的讓很多人眼前一亮的好文章。 ? ? ?沒有學會基本的溝通、交流的本領就要飛,屬于作文的"失重狀態"。這種情況已經在中學生、甚至成人世界里顯示出來了。大學畢業不會寫總結報告并非個別。 ? ? ?我從新課程標準的"大本營"--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語文編輯們那里得到的信息是:以"三不限"為主要代表的話題作文訓練方式在實際的教學中遇到了困難,很多老師抱怨作文課"無從措手",為了省事和趕潮流,干脆就是出個題目一揮手:"你們隨意寫吧!" ? ? ?一上來就"飛",還是掌握了基本的通用規則再"飛"?這是個問題。這個問題要搞清楚,這個問題不搞清,會導致越來越多的人陷入"作文失重"之中。 ? ? ?韓美林談學畫的步驟依次為:選、拓、臨、仿、脫、變、飛。對作文也很適合。前四者屬于打基礎,后三者就慢慢地脫離地面和軌道,腳步越來越輕越來越溫柔,向空中飄移了。"脫",離開了拐棍自己嘗試創新;"變",甩掉拐棍走幾步看看;"飛"完全進入自由王國,成為真正的自由寫作的高手,怎么寫怎么有,寫什么都好看。許多名副其實的大作家都體驗過這個過程,比如我們隨便抓個作家作家,以"成名作"為界,可以看出此前此后迥然不同的水準。從處女作(之前的練筆不算),到成名作,到代表作,也有個漸進的過程。如果當面采訪,他會告訴您在處女作之前,他曾經寫了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的廢稿。 ? ? ?豪氣萬丈的作家、教育家一上來就要求蹣跚學步的中小學生信馬由韁放手去"飛",初衷是好的,但缺少了對實際情況的考察。甚至連自己是如何學會寫作的也忘記了。請回憶一下,您的寫作能力的提高有沒有一個從基本功開始的漸進過程?除了文章本身的技巧學問,是不是還要閱歷和學養的積累?思考判斷能力的提高也是在與年齡、時代、生活等等緊密相關。一上來就"飛"?沒有的事兒! ? ? ?一上來就"飛",您看到的只能是孩子們的滿嘴胡話或者鬼畫符。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