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8
我在DC飛往新奧爾良的飛機上,即將開始和閨蜜的四天三夜新奧爾良之旅。坐在小飛機的機翼附近,轟鳴聲快要穿破耳膜。戴上耳機開大音量,也只能淪為背景音。拿出電腦來寫許久沒有寫的日志。
最近閨蜜們大多有自己的煩心事。
小石頭失戀幾個月了還沒有緩過來。瀟瀟陷入工作的瓶頸期。
所以和瀟瀟在零度的大晚上,在相隔10分鐘的家中間來回送,愣是走了一個小時才各自回家。想起當年還在Mason的時候每個周末Sissi來給我送吃的時候,也做過好幾次這樣的事情,每次想起來都覺得,真好啊。
所以和小石頭策劃了這趟新奧爾良之旅,兩個人打算好好的瘋玩一場,踩馬路,去Jazz Bar聽歌喝酒,狂吃海鮮,聊天到深夜,如果有必要,就大哭個幾場。
最近最喜歡的一部美劇:This is Us。覺得可以推薦給所有所有所有的人看。
你以為你在看一部美國版的1988,卻發現它埋伏筆遞進情節的方法完全是美國權謀劇的風格。你以為它會像其他美國家庭正劇一樣大灑狗血,卻發現它溫情脈脈,哪怕傷感都帶有溫度。比起權力的游戲和西部世界這種宏大的劇,我其實更偏愛這種關注每個人切身生活在細節上見微知著的劇。前者需要想象力和強大的邏輯能力,而后者需要對生活細節的觀察和熱愛。
這是一家人的故事,又像是所有人的故事。
看起來每個人的生活都很值得外人的羨慕,但每個人的生活又都一地雞毛。每個人物都有明顯的性格缺憾,但又有自己的閃光點。每個人前行的道路上都障礙重重,但他們在不斷地認識自己并且往更好的方向前行。
有人說,三個孩子成年后的性格弱點源自原生家庭帶給他們的影響。確實如此。但不管他們面對什么樣的抉擇,遇到了什么樣的困難,我在看劇的時候都抱著他們一定會做出正確決定的安心感,因為原生家庭帶給他們的影響遠遠不止這些啊:父母給他們的愛給了他們最大的底氣去好好生活,教會了他們愛自己愛別人。
想起趙小姐在一篇寫父親的文章末尾寫到,“有時候,如果甲方欺人太甚,我會婉轉地拒絕過分的要求,因為我會想到自己的爸爸,我也是有爸爸曾經這樣守護過的女兒。”
愿我們每個人,都像這劇里的人一樣,面對未知的前程有困惑也有信心,面對當下的生活有懊惱也有歡喜,面對挫折有沮喪也有勇氣,面對挑戰有對自己能力的懷疑也有付出努力的決心。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