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的故事

?其實很早就該睡覺了,但有些事情一拖就是好久,明天之后還有明天。所以在明天到來之前,我想我應該寫點什么。

大概一個月前的周末,趁著大好時光去了博物館。一個上午的瀏覽讓人受益匪淺,剛走進三樓的時候,巨大無比的展館和寥寥無幾的游客形成了諾大的反差。然而靜下來了又獨自沉浸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醒悟過來才發現,這個世界只有我、畫、保安大叔。

?可能是發現我們坐下來休息了,也可能是太久沒人說話了。保安大叔朝著我們說:“難得今天有人來,基本上這里是沒什么人的。” 我和同伴面面相覷,竟無言以對去。

?提起看展,似乎是一個挺高級的活動。有人會說:“你去看畫展,文物展你看得懂嗎你?”質疑的態度讓人心生煩悶。也許,我是看不懂畫展,但藝術的美感總是能夠通過自我展現的方式傳遞給人們。一次參觀可能讓人學會很多,知道不一樣的色彩帶給人不一樣的感受,知道歷史文物特有的厚重感,知道那個時代還有多少的人文墨客,知道舊時能工巧匠制作出精美的儀器。而這些也都是我們從書本中很難真實感悟到的東西。

?記得六月份的時候去廈門旅游,和大多數游客一樣,在鋼琴博物館瞎轉悠,這里看看那里瞧瞧走馬觀花。突然身邊傳來了流利的英文,一看一個中國導游向外國友人介紹這里的鋼琴,而那幾個外國友人正像小朋友一樣認真細致地記著筆記還提出問題。盡管英語爛成渣的我,還是跟著他們半猜半蒙地逛完了博物館。自那以后,逛博物館的時候我也大都會對展品及其作者有一定的了解,不一定做到面面俱到至少要了解一二。學習的過程便不斷體現在你的生活中。

?朋友出國讀書,在她發的朋友圈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說在外國的地鐵上大多數人都在看報紙或者電子書,只有少數人在玩手機。這仿佛成了他們的一個普遍的生活態度,無時無刻都在不斷地學習。而對于他們來說,去博物館看展覽更是一種日常的方式。各種新奇的東西出現在那里,展品前的人換了一波又一波。

?而我們卻存在著一種現象,展品一直在那,卻沒能等來幾個看它的人。就好像我和同學閑聊一樣,社會發展迅速,而生活的節奏也不斷加快,在這個時代,誰有閑心來看一個對他目前來說毫無用處的展覽??墒侨搜?,總得從夾縫中擠出一點時間,當作休息一樣。靜下心來讀一本書,看一幅畫,聽一會兒音樂。生活或許也會因此變得更加生動。

?如果再一次去看展覽,保安大叔還對我說:“好不容易看到有人來看畫展?!蔽視嬖V他,今天可能來的就我一個,明天也許就成了兩個。有人愿意畫幾百萬做一個無人來看的畫展,也會漸漸有越來越多的人被展覽所吸引。這個世界上總得有一些傻子做著別人不能理解的事情,做著別人覺得毫無意義的事情。會有初行者去嘗試著新的道路,也會有后來人走著前人走過的道路,步入新的方向。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