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琊山的《醉翁亭記》

《醉翁亭記》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在滁州做太守寫的一篇散文。其文優美,深賦情懷,于是成了中學生語文課本必備的一篇課文。

還記得上初中時,語文老師兼班主任要求我們全文背誦這篇課文。

《醉翁亭記》全文只有403字,但難度可一點也不低。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瑯琊、釀泉、醉翁亭。

短短幾句,勾勒出一副山清水秀、詩意盎然的畫卷。

時隔變遷,曾經的醉翁已經作古,如今的醉翁亭也在歲月的無情摧殘下不得不修修補補,已非當年模樣。

但這樣一篇流傳千古的文章,卻讓滁州這一名不經傳的小城被世人所知,盡管人們第一次知道后一般都會咬牙切齒罵道:「哪個家伙寫出這樣一篇要全文背誦的文章!」

無論如何,每個受過九年制義務教育的人都知道,在不知何處,有一座叫做瑯琊的小山,山澗有釀泉,山上有亭名為醉翁。更有一個叫做歐陽修的人,寫了一篇叫做《醉翁亭記》的錦繡文章,茶毒學生千百世……

身為一名滁人,卻始終沒有瞻仰過醉翁亭,實在有些說不過去。今日,便與三五親友結伴,值此新春佳節,來此瑯琊一行。

瑯琊山門

瑯琊山門并未開放,我們一行從旁邊的游客中心經過。恰逢春節,瑯琊山景點向游人免費開放。


瑯琊山景區全景圖

瑯琊山面積并不是很大。雖說環滁皆山也,皆小山也。


瑯琊山冬景圖1
瑯琊山冬景圖2
瑯琊山冬景圖3
瑯琊山冬景圖4

瑯琊山植被茂盛,雖然春天還未完全到來,仍然有著不少的綠意。


瑯琊山山澗溪流
瑯琊山山澗溪流

沿路上山,路旁左側是一山溝,溪水潺潺,每行幾步,便有兩三游人于溪水旁嬉戲打鬧。

朋友,常在河邊走……

《醉翁亭記》石刻壁文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行到中途,映入眼簾的是刻著《醉翁亭記》全文的露天展廳。說是展廳,其實就是加了屋檐的墻壁……

不懂書法,無法欣賞這篇石刻的書法功力,但從中也能大概揣摩到歐陽修「飲少輒醉」、「頹然乎其間」時的豪情。

釀泉?

再往上行走,來到一處「湖泊」,其水至清,波光粼粼,倒映著岸邊的草木。眾多游人于此地取景拍照,吾一行人亦然。


瑯琊山三壯士
瑯琊山一姐

瑯琊山山勢較緩,攀登容易,游人行走間歡聲笑語不斷。即便累了,也能隨處找到亭子歇息。

陽光明媚,空氣清新,偶爾吹來的陣陣寒風,也不能驅散人們心中的暖意。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相比傳說中的「醉翁亭」,我更喜歡在山澗林深之處感受自然的魅力。

當年的醉翁亭,是因為有郁郁不得志、仍然能與民同樂的歐陽修,以及一眾游人才得以名滿天下。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歐陽修已逝,醉翁亭已非昔日醉翁亭。當初的與民同樂,現在還要收門票,成了動物園的「動物」一般,供游人圍觀。

沒有酒、沒有太守,又怎能叫醉翁亭呢?

不看也罷、不看也罷。

山水之間也,才是最大的樂趣。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元旦小長假,千里會老友。于是有了游覽瑯琊山的機會。 (一) 走出出站口,站在空曠的站前廣場上,環顧四周,霧靄重重,...
    西江月兒閱讀 1,232評論 2 5
  • 一、一篇名揚千年的醉翁亭記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
    雄鷹王浚閱讀 490評論 0 0
  • 話說瑯琊山,大家可能大多沒聽過,沒關系,提到歐陽修的《醉翁亭》,應該都曉得,初中課本學過的。老公神定位,給定到要去...
    鄭紅閱讀 439評論 0 2
  • 鬼斧神工妙, 邀您仔細瞧。 奇觀收眼底, 老樹也風騷。
    小車16閱讀 192評論 0 0
  • -01- 在愛情中最痛苦的是什么?不是他不愛你,而是你以為,你看到了希望,轉身卻發現這是一場笑話。 小米喜歡浩子很...
    左郁閱讀 488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