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意識與超前意識

1.什么是意識

意識是人腦獨有的精神層面的現象,是人腦特有的機能和屬性。

它是人腦對外界感知系統能夠感知的特征進行總和,以及它進行相關的感知處理活動的過程。

意識由物質存在決定,它是社會環境的產物,

它又反過來對存在起作用。

動物也有低級的心理活動,但不能形成高級的意識。

心理學上的意識,指人所特有的一種對客觀現實的高級心理反映形式,大腦是形成和產生意識的物質載體。

意識常會潛移默化影響我們的工作和學習。

2.形成與發展

語言是我們用來表述意識和想法的特殊工具。

語言促成了人類意識的飛躍發展,它使意識成為可以交流和表達的觀念形態。

有了意識活動,人不僅能夠感覺世界,還能夠理性地認識客觀世界的規律,并不斷地產生新的思想、新的認識。

從此,人的實踐活動成了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并可以自行調節和控制的活動。

3.意識的主要特征

意識是人的大腦特有的產物,

客觀世界是人腦產生并形成意識的物質條件。

也就是說,人的意識是由客觀存在所決定的。

一個生理完全正常的人,如果從一出生就和狼或其他動物生活在一起,完全不和人接觸,從而失去作為人的本質屬性——社會性,那么它就無法形成人的意識。

如果人一出生就與世隔絕,同樣也無法形成意識。

4.自我意識與對象意識

人的自我意識,是人以自我為思考和認識對象時產生的心理意識。

人對除了自己以外的客觀事物的認識是對象意識,有了對象意識就可以認識客觀對象的狀態、本質和規律。

當自我意識與對象意識兩者統一起來時,使主觀和客觀相一致、相結合,人就可以充分地發揮創造精神,取得實踐活動的成功成果,實現自我的價值。

溝通是作為社會人必須的一種能力,人的意識常常會在我們與他人溝通時,通過我們的語言、眼神、表情和小動作不經意的表露出來。

5.超前意識

超簡意識是人預見未來事物時形成的認識、觀念和行為準則,

也可以說是一種心理需求和愿望。

它包括人對未來的設想、對事物發展趨勢和方向的把握能力,還有想象能力、承擔風險的魄力和心理承受力等。

超前意識在經濟活動、社會政治生活、軍事、科學研究、各種文藝創作等領域中都有重要作用,超前意識也會對個人的人生道路的選擇產生重要影響。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