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自由小組第十篇
此影片中文名是致命傷害,覺得偏離了原文題目的深意。
留意到Take這個詞在影片中出現過幾次。
索爾偷公司的東西去拍賣換錢,在向抓他個正著的老板解釋時說,反正它們也沒有用了,我就拿走(take)它。
最后在獄中見男孩母親時,他很真誠地懺悔。說非常抱歉,我一直在慢慢拼湊你生活的片段,想像你是誰,在這之前過著什么樣的生活。在那短暫的一刻,我到底從你生命中拿走(take)了什么……
許多人覺得最后的那個寬恕來得突然,我沒有。我覺得索爾已經足夠深刻地懺悔,足夠痛苦地煎熬。他只說了幾句話,但卻讓對方看到了他靈魂里真誠的悔意。我猜男孩母親在來之前并不確定自己會說什么做什么吧,在影片的一開始她就對著想像中仍然活著的兒子自語:“就像動物園里的猩猩,你覺得它們逗你玩很可笑,但它們仍舊很危險。我要去提醒他們,他仍然是一個怪物。”由此可見她根本就不是要去寬恕這個人的。就好像韓國電影《密陽》,很類似的故事,發展到最后卻成了一場鬧劇。
如果那個韓國母親面對的是索爾這樣的罪犯,當她帶著鮮花去監獄里高姿態地要寬恕對方而且要向對方傳福音時,聽到那么真誠的懺悔,她是不是會高唱哈利路亞?!可惜,她面對的是一個根本沒有真正痛悔的殺人犯,卻先她一步在監獄中皈依了上帝,平和安詳地會見了這個本該讓他戰兢不已的人。結果那個母親徹底崩潰,再也不相信上帝,然后做出各種敵對教會的事情來嘲笑報復這個信仰。
索爾不敢輕易讓自己進入信仰帶給人的安寧當中。他靈魂不安,他覺得罪孽深重,不配被救贖。他寧愿用日以繼日的心靈拷打來懲罰自己以贖罪。他不是一個壞到底的人,生活從他那里拿去了一些本該屬于他的東西。他試圖掌控,想拿回一些,卻總是用不對方法。最后他失控了。原來拿走的是東西,后來卻拿走了人命,并非他本意。他覺得自己想不明白這些事情。你說有上帝嗎牧師?他掌管一切?那為什么這些事還會發生?牧師問他,那你能掌控這一切嗎?你說沒有上帝,為什么你的靈魂如此不安?這不安是從哪里來的?你不渴望安寧嗎?
男孩的母親呢?她的至親骨肉被拿走了,她用什么填補這個空洞?誰能承受這種方式的被掠奪?看片中幾處暗示,她應該是基督徒,那她怎樣面對這位上帝的安排?我想生命中遇到的最殘酷的事情也不過如此。她有足夠的理由用恨去填補這個空洞。恨這個亡命徒,恨所謂慈愛和全能的上帝。但最后他面對這個強壯男人的懺悔和脆弱的甚至不敢正視她的眼神時,她說出了自己都未想到過的話:“我寬恕你了。我必須寬恕你。”這時,她才重新自由了。
索爾也自由了。
我感謝這片子,醫治了類似《密陽》式的拷問帶給我的創傷,那也是我對生命的問話,一直不能被平復。而《Take》回答了我的疑問。終究這悲劇也不是一個人的事,是兩個人的。無論你是什么樣的生命,都那么鮮活那么真實。你我同時活著,你我都有自己的生命體驗。雖然我們相遇得如此唐突如此悲涼,但這次相遇帶來的生命空洞都無法用恨來填補,永遠不。
這 樣 就 可 以 作 你 們 天 父 的 兒 子 ; 因 為 他 叫 日 頭 照 好 人 , 也 照 歹 人 ; 降 雨 給 義 人 , 也 給 不 義 的 人 。(馬 太 福 音 5:45)
so that you may be sons of your Father who is in heaven; for He causes His sun to rise on the evil and the good, and sends rain on the righteous and the unrighte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