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教育長期以來缺乏兩種基礎教育——性教育和死亡教育。拋開性教育,我們先來談談死亡這件事兒。
試想一下,你正在前往殯儀館的路上,你要參加自己的葬禮,在場的可能有你的父母、妻子、兒女、兄弟、朋友等等,你希望他們對你有什么樣的評價呢?你是個令人懷念的人嗎?你希望他們回憶起你的哪些成就和貢獻呢?
你會突然發現,當你在認真考慮這三個問題的時候,你對你的人生有了非常清晰的認識。如果一生可以重來,你知道要去怎么去找到這三個問題的答案,知道你的人生方向在哪里,知道當面對選擇的時候該遵循什么樣的原則。
唯一的不同在于,你的人生還在繼續,不用重來。
這就是高效能人士的第二個好習慣——以終為始。在做任何事情前,都要先認清方向。以自己的人生目標作為衡量一切的標準,不但可以對目前的處境了如指掌,而且在奮斗的路上也可以少走彎路。畢竟成功靠的不僅僅是努力,還有方向。
以終為始有一個重要的基本原則是“任何事都是兩次創造而成”。
什么意思呢?第一次創造是在腦中完成的,第二次創造是在體力完成的。舉個例子,如果你要追求一個女生,首先你會在腦子中創造構思出一個完美的追求方案,然后再去身體力行的實踐這個方案。
不僅如此,以始為終的原則應用范圍極廣,在教育、創業等等方面同樣適用。當我們理解了兩次創造的原則,并不斷踐行,影響圈也會日益擴大。
以始為終的另外一個基本原則叫做自我領導。
我們必須要明確兩個概念,那就是領導和管理。這里的兩個詞語都是動詞。如果以“兩次創造”原則來講的話,領導屬于第一次創造,管理屬于第二次創造。這就好比蓋房子,工人負責砌磚,管理者負責監工畫圖紙,領導者負責坐在辦公室思考這塊地蓋房子賺不賺錢。領導者發現工人和管理者居然在別人的土地上蓋房子,著急的大喊:“不是這塊地!”
工人和管理者呢?他們的回復可能是:“別吵吵,正干得起勁呢!”
哈哈哈,這是個夸張的故事,卻有一個真實的道理。不管做什么,如果想去的成功,流血流汗不一定成功,關鍵在于方向,領導一定重于管理。
在個人生活中,關于領導和管理的倒錯就更多姿多彩了。很多人連自己的價值觀都沒搞清楚,就忙著提高效率、制定目標,繆哉!
以始為終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制定一份個人使命宣言,也就是人生準則。制定個人使命宣言必須從影響圈的核心區開始。
我們要在這里建立自己的愿景和價值觀。而這個核心區也同樣是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它們相輔相成,比如安全感和明確的人生方向就可以帶來智慧,智慧則可以激發出巨大的力量。當四者均衡發展的時候便能培養出平和的性格和完美個體。
不知道你是否意識到,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各種中心。比如有的人以工作為中心,有的人以配偶為中心,有的人以金錢為中心,有的人以自我為中心。那么,什么是你的生活中心呢?
你會發現,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或幾個中心的混合體。但是不管以什么為生活中心,智慧、力量、人生方向和安全感都不能達到一個平衡。
那么如何才能支撐起這四個人生的關鍵因素呢?
答案是以原則為中心。
原則有幾個基本特點。第一是恒久不變的,所以值得信賴。第二是理性的,所以能讓我們充滿信心。第三是永生的,不會明天就不見了。
當然,我們對于正確原則的理解總會受到自身局限性的影響,但是這種局限性是可以通過不斷學習來改善的。原則不會改變,但我們對原則的理解可以改變。
如上圖所示,以原則作為生活中心,便能建立起高效的思維定式,并輻射到生活的各個方面。
如果今晚你買了票要和自己的伴侶去看一場TA期待了很久的電影。但是這個時候老板打電話通知你要加班,因為明天有個重要會議。可以試想一下,不同生活中心的人都會有哪些回應呢?以原則為中心的人呢?
每個人在生活中總會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職員。親友、父母等等。如果可以按照生活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和目標對個人使命宣言進行劃分,你會發現它更加平衡。比如說在職場中,你要遵循什么樣的原則?在家庭中作為一名父親應該以什么價值觀為導向?面對自己父母的時候,作為兒子又該考慮什么?
當每個角色都清晰的出現在自己的面前,再去檢查宣言的時候,你會確保你不是只重視一個角色而完全忽略了其他完全重要的其他角色。
把自己的愿望想象成事實,就開啟了讓它實現的大門!
如果還有時間,不妨花10分鐘考慮下這些問題:
1.我現在的生活怎么樣?它讓我快樂嗎?它讓我有成就感嗎?
2.有什么是一直吸引著我的?它和我現在做的事情有關嗎?
3.我小時候最想做的是什么?這些事情依然會帶給我滿足感嗎?我現在是在做其中的一些事情嗎?
4.目前最讓我感興趣的是什么?
5.我做什么事最擅長?
6.我最欣賞的人是誰?他身上有什么品質吸引著我?
7.20年后,你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8.目前對你最重要的是什么?
9.寫下你的使命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