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臉紅的發(fā)現(xiàn)自家文章里的錯別字和語病還是有的,而且疑似還挺多的,基本每篇里都能見到幾個,雖然說上班時間閃避領(lǐng)導偷空所做難免質(zhì)量上有些呵呵,但本著需要提高自我要求的大方向說也是需要改進的。想起來前些天和一位新聞界師兄聊天,可嘆俺這位師兄正為時氣所感,重度感冒中,咳的有如肺癆晚期一般,聽的俺一時想扶他去庭院看海棠,一時想找兩個饅頭咬破中指自制倆人血饅頭給他吃。就是這樣,在打噴嚏流鼻涕之余這位師兄也一直精神斗擻的和俺談文學,這讓俺立時相信林徽因發(fā)著高燒在客廳和客人談文藝那段子是真的了。當時這位師兄就市面上罕見的一版<<李自成>>修改版和俺安利了半天,順道比較了下修改版<<李自成>>和常見版<<李自成>>的各種差異,據(jù)俺師兄說,這一版是姚老先生的秘書助手親自校訂的,不但按姚老先生生前意愿把很多論述主人公如何高大全的片段大刀闊斧的全砍,我忍不住吐槽說那有作家跳出來評說人物的,這些片段也太時代特色了,讓人只能呵呵。還有就是刪了很多當初帶有明確作家個人主觀情緒的橋段,尤其讓人汗顏的是,校訂者還刪了很多小說里多用、錯用的“的、地、得、著、了、過”,僅此類字便有數(shù)千之多,讓人擦汗之余忍不住懷疑這位秘書當過編輯?這么專業(yè),不,簡直把專業(yè)的都比了下去,你看現(xiàn)在隨便拿起一份報紙就能找出錯字,真是?好吧,不打臉了,實話實說,個人是極懶散的,懶散人做懶散物,今天這個主題就是一只懶到極致的免揉面包,而且有著驚人的1比1的水粉比,真是讓人看著菜譜各種擦汗各種黑線。
不過鑒于個人豐富的敢想敢干敢二精神,在前景不可知的情況下又人為的增加了不小的創(chuàng)作阻力,對啦,就是標題寫的匯集剩菜精華那事兒。話說中午的剩菜薈運動將咖哩雞和麻辣香鍋都實現(xiàn)了光盤,但盤中所余匯聚菜色精華的菜湯個人覺得倒掉實在可惜,當然俺知道按照法餐的標準應該找塊面包將盤子擦掉表示對廚師的敬意,不過俺手頭沒有面包啊,沒有面包怎么辦,無數(shù)革命先烈教育我們,要靠自己去創(chuàng)造,這不,翻開書按書作業(yè)吧。只不過個人這版免揉面包第一步就和書里不一樣,先用熱水把盤子涮了,清空兩個盤子所得菜汁正好100克,然后下面粉,也來上100克,保險起見,先來和面,雖然按正版做法免揉面包應該簡單用板翻拌幾下攪成面團既可,千萬不能過分揉面以免出筋,可俺懶吶,而且是個極致懶人,可不想粘一手面或者洗翻板,面包機兩分鐘搞定,你還別說,居然真和出面來了,俺之前還怕會弄出一堆面糊來吶。好了,再下酵母2克,配方里的鹽便由菜湯中的鹽份頂上,略過不放。然后又兩分鐘,看著是個面團的樣子了,趕緊關(guān)機,避免攪拌過度,好了,正所謂那涼快那待著去吧反正室內(nèi)溫度那里都差不多。一放便放到晚上,雖然菜譜上要求要14小時,但俺要睡覺的哇,于是不到10小時就直接進入下一階段了,但見此時面團已經(jīng)發(fā)至兩倍多大,從面桶里撈面時下面的拉粘的面絲如蛛網(wǎng)一般,可見發(fā)的多么徹底的哇。弄到鋪滿干面的硅膠墊上后,面團居然并不太粘,當然也是手粉使用得當哈,嚴格按照要示的,左一折,右一折,三疊了事,沒敢多加操作,只在夾疊處灑了層南瓜籽算做配料,另外用面粉把桶中的粘面全部擦下一并疊在面團中,所以后來看照片面包中間有死面現(xiàn)象,就是那些干粉哈。然后再發(fā)上半小時,烤箱200度30分鐘搞掂。沒有合適的鑄鐵鍋、玻璃烤碗上蓋烘焙油紙湊合完成。結(jié)果么,結(jié)果居然也成功整出一只面包。雖然切開看結(jié)構(gòu)沒有書上那許多大洞,雖然原理上個人還沒想到,為毛發(fā)酵程序是室溫發(fā)酵14小時這么神奇,有空應該查下五分鐘面包那本圣經(jīng)去。但做為第一次的成品,足夠光是能吃這點已經(jīng)足夠令俺滿意。滿意之余,俺還將再接再勵,今后還要把極致懶的精神發(fā)揚下去,這款面包也還會再做嘀。話說這個剩菜湯包切給家人品嘗時他們都不信是那些原本力主倒掉的菜湯做的,不過韓子說過,敗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無遺者,醫(yī)師之良也。寶釵姐姐也說過:寶釵道:"天下沒有不可用的東西,既可用,便值錢。(第五十六回敏探春興利除宿弊時寶釵小惠全大體),懶人會努力身體力行之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