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業余的實習報告

七月中旬上午出發,從深圳到寧波。十個小時的動車,一袋干糧飲料,無聲告白(還沒到就看完了,挺郁悶的)。便開始了我們有點期待有點抗拒的建筑認知實習。

這次去了四個城市,寧波,南潯,蘇州(杭州),上海。如果不能分地點來描述的話,本文就按時間的軌跡來說說這次的感受。

第一天夜晚下了動車以后,自行坐車去的寧波青旅。238國際青旅的印象就是,嗯,我就呆在自己的小房間不出來了。吃飯打外賣,反正青旅下面的公共空間還是很贊的,很有逗留與休息的沖動,結構上的柱子跟墻作自然的流線分隔,采用內廊式的房間布置,絕對是筆者這趟行程最喜歡的青旅了。燈光與氣氛的布置恰到好處,由于大廳在二樓,房間在三樓,一不小心就成了我的動靜結合。

寧波有半天自由行的時間,在坐車與司機交談的過程能讓我更接地氣地了解這座城市,他雖然不是省會,但仿佛會泄露出一點點大城市的氣質,在寧波美術館附近是老外灘,旁邊以及對岸的高層建筑已經顯現了這座城市的現代性,更有甚者,在獲獎的寧波博物館附近,規劃得更為夸張,周圍的規整公園讓鳥兒無處可走,于是催生了博物館有靈氣這個頗為諷刺的段子。周圍的公園隱匿著大師建造的五散房,可能是那天天氣較熱的原因,公園尤為少人,我跟小伙伴為了更好地,更全面地欣賞這五棟,還特意劃了個小艇在湖中戲水。不得不說這五棟新鄉土主義風格的建筑并沒讓我們失望,但不幸的是,由于使用的不恰當,有一棟已經廢棄。

對王澍嘛,盡管作為我國第一個普利茲克,本人才疏學淺,對他的理解并不多,主要是不喜歡他的樣子(俗話說相由心生嘛,對他建筑哲學更不敢放肆。唯一想說的是,作為一個內行人都尚難讀懂的大師,創造出來的藝術品離群眾,可能是真的有點遠了。

突突突,早上就出發走去中國美院象山校區。評價太高可能會迷糊思維,但這,絕不是方便參觀的一個地方,或者說這校園不是讓人能舒服參觀的地方!由于標識的錯誤我巧妙地躲過了隈研吾的作品,從飯堂(在南門)去宿舍方便以外,到西邊的校區球場什么的這是得跋山涉水,好不容易坐車去另一個門,接見的盡是未完工的12345678棟。可能是施工的不足吧,使設計的美感大打折扣。

說說優點

這校園是座可以拍電影的校園,或者說呆在這座校園,仿佛能成為主角,無憂無慮的。起碼他能讓你感受得到,這是一座大學校園,你能在里面遨游知識的宇宙,并沒有社會的柴米油鹽,又因為沒有特別威嚴權威的建筑,每棟建筑的各個立面又不分主次,才使得這里更具創造力與想象力,山水,柳林,小徑,隨風而起的地勢,更讓人體驗到隨機性,會給你帶來不能言表的驚喜,又或者像陳嘉映說的,這是大學少有的,能讓師生咖啡館小酌、秉燭神游夤夜,而毫無作息表壓力的校園。

南潯

如果這次實習是一場考驗耐力毅力的足球賽,那南潯算是可愛的中場休息。還沒被過度開發的江南小鎮在七月顯得尤為迷人,走在古街上并沒有城市的喧鬧與燥熱。坐上一條游船,欣賞兩岸的舊式江南建筑,或者在天黑以后順著燈光走過民居,體驗到的是與烏鎮相反的靜謐與安詳。就像個未長大的孩子,悄然入睡。

蘇州

不巧的是這座有下有蘇杭的城市竟然用修路來對付我們,出門成了一件煩心的事情。蘇州博物館,那是少數幾次被建筑震驚的感受,中庭看出去的那些石頭堆砌出來的山水畫,絕了。而園內西邊的交通空間水墻的設計讓人賞心悅目。對蘇州的園林印象是支離破碎的。人,陽光,溫度,這三樣東西把我對園林最美好的狀態全毀了。反而對小博物館的印象挺好,但城市中引導游客的信息并不足夠,比方說好多游客對園林知識匱乏但還是走馬觀花地跑完了最著名的幾個園區,博物館的作用沒有被發揮出來,一方面是其名氣太小,另一方面是地方不夠重視。在高峰期參觀原來簡直就是對美的褻瀆!人頭看人頭的,請問你真的能體驗到移步換景的感覺嗎?

所以相對拙政園這種熱門景點我更喜歡滄浪亭這種小眾點的園林設計,還有對面的可園。畢竟,園林本來的受眾就是寥寥幾個人,那種詩情畫意才能涌現,人一多,一切都不同味道了。

上海

可能打死我也不會在這個城市生活。在二線城市過著小日子的我到了這種超大型城市真的是無奈到了極致。行,十幾條地鐵線是人堵,路上的城市干道是車堵,內心是那股氣堵得不得了。住,可能橫比在上海很便宜,但一定不是好的入住體驗,吃喝,還行,我對這個倒是無所謂。最可怕的是,熱。有多熱?熱到高溫臺風雷電預警一起來。

到了陸家嘴深深感受到的是人的渺小跟無力性。夜晚的時候登上了上海中心,眼前就是密密麻麻的光點,東方之珠在腳下?不,感覺自己像身在地獄一樣。

建筑嘛?安藤忠雄的保利大劇院給我的印象最深,南側的圖書館東南方的臨湖未知設置的廣場與散布道,是真的能提供市民休息交流的場所。水的倒影在這里發揮得淋漓盡致,當然這是要在較遠的地方看的這些,即使外表透露出一種莊嚴的氣息,走進卻發現它是那么平易近人,也形成了設計者想要的市民喧囂中與環境對話的建筑環境。透過玻璃能看到內部是一個個圓筒,是各種奇特的空間,可惜卻不能進去,但外面看的建筑輪廓同樣迷人。印象最深的是在水池游玩的小孩,這是建筑與環境對話中的回聲最美的部分吧?

大概也想到是這些,一路疲憊一路磕碰中走來,那究竟我是靠吃什么補充能量熬過這個實習的呢?

我會毫不猶豫告訴你:

吃空調。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查理高登最終前往華倫寄養之家,他不愿意凱尼恩小姐再度落淚,他不愿意別人可憐他。他曾經聰明過,但那一切都已經...
    燕來小記閱讀 632評論 0 1
  • 車站里,熙熙攘攘 你眼睛通紅,抹著眼淚 我輕拍你的背,輕聲安慰 問你,為什么哭 你說,看著我孤身一人,一瘸一拐,無...
    有物閱讀 358評論 0 0
  • 2017年11月8號 星期三 天氣小雨 天灰蒙蒙的,下起了小雨,此刻坐在窗邊的我十分糾結,敲打著這七年...
    蒹蒼蒼閱讀 3,036評論 76 95
  • 你說你很會關心人,可是你從來不在意我的感受,我的喜怒哀樂,好像從不會傳達到你的世界 你說你那個年代,表達愛意都是通...
    等風等我閱讀 258評論 0 0
  • 東風攜雨跳躍至 行踏百數恰逢春 夙夜枯枝塵皆洗 晨來慢旅吐新芽。
    陋白閱讀 182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