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乖異。看卦畫,斜眼看人,翻白眼。古人看見了弓和箭。
睽,目不相視為睽,因此解為乖異,即同居異志、同床異夢之象。
火澤睽,莊稼失火了。大眼瞪小眼,有啥用?想辦法減少損失吧。
中女居上,少女居下。有親情,小事可成;但彼此不服,大事難成。
此卦的疑點在《彖》曰:“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同也,萬物睽而其事類也。睽之時用大矣哉!”同床異夢還能有什么積極意義?有。同床同夢還是同床異夢,哪個才是真實的日常生活?同床異夢,只要夫妻志同,婚姻不會破裂。同居異志,只要家人親同,家庭不會離散?!邦ァ辈皇亲詈玫?,甚至有變壞的傾向,但卻是生活的常態,用“睽”之道就是求同存異啊,這就是“睽之時用大矣哉”。
“家人”和“睽”互為覆卦,同出于親?!邦ァ?,求同存異,可以守常;“家人”,固家以正,方能興旺。古人以弓箭和盾牌來類比“睽”和“家人”,進攻和防守,兩者不同形,配合得當,天下無敵。
“睽”的錯卦是“蹇”,暗礁之象。所以家庭糾紛,就是我們生活中的絆腳石。
“家人”的錯卦是“解”,酣暢淋漓的痛快雨。解決糾紛,總會有辦法,畢竟是一“家人”。
“家人”、“睽”的交卦是“鼎”和“革”,革故鼎新之象,治國平天下無非就是家家戶戶修身齊家。
“家人”內互“未濟”,“睽”內互“既濟”,家庭的和睦和矛盾是一種動態的平衡,伴隨著家庭成員的修身全程,中正誠信是家風,也是家法。堅守正道,就是既濟;一旦認為大功告成,偏離正道,就是未濟。
【說明】
1、在《彖》的解讀中,睽的點評為“睽之時用大矣哉”,在64卦中,這個評價相當高。為什么呢?求同存異,很大程度就是把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華夏文化傳統中,化干戈為玉帛不僅是一種美好的期望,也是重要的思想遺產。仇敵之間,多少次勢同水火,但也同樣可以團結一致、共同對外,這就符合“睽”的精神。沒有什么不可能,天下大同,不都是一“家人”嗎?面對敵對一方,趕盡殺絕是一種選擇,“睽”和“家人”也是一種選擇,中華傳統文化中只有壞人才會選擇趕盡殺絕,這難道是偶然的嗎?不是,這是祖先的智慧。不懂睽道,就不懂易道,愛人如己才能生生不息。
2、“家人”和“睽”卦要講的東西非常豐富,情、禮、利、法、信,隨便舉出一條,都能講出很多的哲理。家庭糾紛、婆媳矛盾、兄弟鬩墻、財產糾葛,每一個話題都可以構成一篇單獨的文章,但核心思想卻非常的簡單:睽、矛盾、沖突,這是生活的常態,不能逃避,也無法逃避;只有堅守正道,“同人”才會“大有”,將一家人凝聚在一起,為了共同的信仰,努力建設家庭,這才是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