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

今天是汶川大地震的九周年,也是全國防災減災日,同時也是護士節。

想想2008年發生很多事情!

汶川大地震的時候,我還在鐵山校區,那時候上數控車床實訓課。當時那些新聞看一次就眼淚止不住,后來都沒有勇氣看太多了。那是我第一次對生命開始有了思考。

奧運會也是我第一次算是完整地看了全程,而且我還有記錄獲得名次的情況,每天都有關注。那時候暑假,也不忙,就是寫寫教案,備課之類的,天太熱,也沒怎么出門。這應該也是我第一次主動關注國家級比賽吧!

讀書的時候,跟朋友們相約,說2008年我們一起去北京看奧運會。現在想來,那時候對生活,對未來的一切都充滿著期待,熱情和幸福的憧憬。那時候的我們真好!

抒情不是我想說的,換個話題繼續聊。

今天下午當評委,選精英培訓班的學生成員。他們都是經過篩選出來的,經歷過筆試和心理咨詢師的選拔后進入到最后的無領導的討論環節。

共有100人左右進入到最后環節,評委分三組,學生分9組,每組10-12人左右,每組評委分三組學生。我們這組最后通過打分,評選出了21名學生進入精英班培訓學習。

談談我的感受。在這樣形式的考察中,真的能在短時間內看出每個學生的大致情況。

有些學生是很善于表達,但是卻聽不進別人的話,對于不贊同的話,很容易出現“微表情”,我個人認為是過于自我了,這樣的學生還需要鍛煉,個人覺得他們如果沒有及時改變,后期的學習培訓是很容易被淘汰出局的。按要求自由討論結束后,每組要選出一名學生代表做總結陳詞,闡述本組的觀點。如果你只是強調個人的表達能力,聽不進去別人不同的觀點,也不能歸納總結,那么最后就算給你機會,推選你來說,可能你也不能很全面說出來。

還有些是有想法卻不能自己爭取說話的機會,直到最后幾分鐘才匆忙表達了自己想要說的話,講的內容還是很不錯的。這類學生還是很有潛力的,TA們屬于不輕易表達個人觀點,自己先思考,再聽別人講,最后自己再綜合總結,然后再表達出來。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女生。她第一個發言,說的還比較全面,而且還提出來她們怎么安排,大家也都同意了她的提議。別人發言的時候她都有認真聽并做好記錄。當后面有人重復表達前面同學的觀點時,她會及時提出來,時間有限,大家只補充觀點,不要重復。對人也是很尊重,考慮問題周全,有的人說的時間長,她會提醒給后面其他同學留點時間發言。

希望學校第一屆精英班學生都能成為優秀的大學生,這對他們今后的成長還是有很大幫助的。后期一系列的培訓學習和淘汰都能很好鍛煉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能力!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