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年輕人,我受到過很多批評,有人說我們膚淺只看臉,有人說我們現實無理想,有人說我們只知道追星看娛樂節目,有人說我們少看書丟失了讀書人的尊嚴。
這個鍋我是背的,但是這批評我卻是不服氣的。
我是一個普通人,手里沒有權利、沒有資金,太多的東西我們只能被動接受,教育如此、文化如此、價值觀也是如此,我們沒有太多的選擇,在一位謀一事,入一鄉隨一俗。
說我們看臉,難道不是因為現在宣傳最火的都是“顏值擔當小鮮肉電影”以及各種韓流文化入侵后制造的娛樂節目強行給我們灌輸的價值觀嗎?不看這些我們根本沒東西看,舉個例子作為理據,《摔跤吧,爸爸》這樣的好電影我們是識貨的,我們是懂得選擇的,再往上推,不制作這樣的電影或節目根本沒有投資商投資,這是整個社會帶給我們的價值觀,根源是上層建筑的錯,我們根本就是無辜的可憐的背鍋人。
說我們現實無理想,我倒是曾經有過理想,可是為了這些個理想可能活不下去,可能讓家人受苦,正如“摔跤吧,爸爸”里面的爸爸所說:“國家如果不給予摔跤手以資金上的支持,我們很難堅持下去”。
說我們只知道追星看娛樂節目少看書,我們也得有這個氛圍在吧,種瓜得瓜,我們很多人無法獲得書香家庭的熏陶也缺少培養讀書興趣的環境氛圍,又如何培養出“真正的讀書人”?這讓我聯想到我們學校的嵌入式(電子技術)實驗室,這個實驗室為什么發展這么艱難?某老師說的我最為同意,他說廣外沒有那個大環境,我們學校甚至沒有電子類專業,缺乏技術指導,學生碰到難題解決不了甚至沒有人教,學生受打擊多了自然退縮了,也沒有太多資金支持,更沒有該有的激勵,一切憑著所謂的興趣和一腔熱忱又能走多遠呢?如果有人可以走得很遠,那也是少數吧。
我自己也是深陷泥潭,想爬出來又感覺略難,要與社會為善,就只能接受社會灌輸的價值觀,否則就會成為格格不入的“膈應”的人;少數人只有跟著多數人走,才能顯得較為“正常”,玩王者榮耀的人多了,便是王者榮耀群體說了算,玩陰陽師的人多了,便要追隨這個潮流,否則就會“out”。所以,其實我們大多數人都是被動的,被支配的,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認,大概率上是這樣的。
因此,某些人又有什么資格說我們這一代頹靡,你們又有什么權利指摘我們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