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51再讀《論語》

昨夜與明珠地產老總高君瑞強一起飲酒,作為企業家,他的一句話讓我記憶深刻,“如果一個企業的工作重心在于強化管理,這個企業已經處于衰敗了。”

提及管理,一個詞匯馬上就會在腦海中蹦出來,那就是“制度”。管理小的人類組織需要制度,管理大的人類組織需要法制。

但是,沒有制度的萬萬不行的,而制度也絕非萬能的。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語出《論語.為政》)

道有兩種解釋:一為引導,二為治理,無論哪一種解釋,最終目的都是為了約束,規范人的行為,使之達到意志和行動的整齊劃一,高度統一,這就是“齊”。政指的是政令,國家層面頒布的法律條文。

格,古語中是糾正的意思,引申為推究,研究。《大學》中的“格物致知”便是這個意思。

孔子認為,如果單純依靠國家頒布的,強制性的法律條文來實施組織治理,依靠刑律的懲罰來約束和規范人的行為,使之達到意志和行為的統一,會出現一種現象,那就是組織成員遵守制度的目的,只是為了免于受到刑律的懲罰,但并不知道什么是可恥。他只是行為上被動地遵從,卻沒有在思想上意識到制度存在的意義。

制度是一把尺子,他產生與存在目的絕不是懲罰人,而是要告訴人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做什么是可恥的,做什么是光榮的。

如果用道德來管理人,引導人,以禮教,禮制來規范人的思想行為,不但會讓人因為有羞恥而遵守制度,更深一層的含義會讓人去思考,去探究,我們的羞恥心從何而來。

孔子的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關于這個問題我想和孔子唱個反調。主觀意志認為人性本善,將外在的制度約束與內在的道德自律對立起來,在現實管理中是不可取的。放在現實語境中實施管理,應該先建立一套制度,強制性地要求組織成員必須執行,進而再通過道德教化和思想引導,使人認知到制度存在的目的,和遵守制度的意義。

中國人講究萬事皆有陰陽兩極,涉及組織管理也是如此,單純夸大道德的約束力,容易走向以道德綁架人性的偏差,而單純渲染制度的強悍,又會因無情而扼殺人性。所以,在實際管理中要應講求“平衡論”,以制度約束彌補道德自律的個體差異和隨意性,以道德自律緩沖制度約束的堅硬,達到組織成員從被動執行到自覺遵循的目的。

國有企業為什么建立黨組織,要任命黨組織書記這一職務,從管理學管理分析,就是從制度與道德兩個維度看待組織管理,既確保以制度約束來維護體系秩序的穩定,又能夠以道德和思想教化來提升和強化人的自律意識。雙管齊下,是國有企業不同于私營企業本質上的制度優勢。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發現了大學的一個好處,那便是,我們都很好地掌握著你說我聽或者我說你聽的分寸。 一周當中,或許星期一三五你比較好說,...
    三眼橋閱讀 197評論 0 0
  • 1.獲取未授權Request 2.獲取已經授權Request 3.換取AccessToken 4.保存 5.保存優...
    阿凡提說AI閱讀 420評論 0 0
  • 母親(一百一) 文||與你相識 所有的燈熄滅了 心的溫暖慢慢升騰 所有的目光都進入夢鄉 遠處還有一顆心等候 所有的...
    與你相識_40fa閱讀 216評論 2 5
  • 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珠翠香。
    永安33閱讀 218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