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jīng)很久沒有在這里發(fā)文章了。
不是不想發(fā),是不想濫竽充數(shù)的堆砌文字,或者說不想“為了寫而寫”。今天突然回到這里,并不是“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的感覺,而是從一個起點到另一個起點。
消失的這半年,去了華東和華南很多城市,兜兜轉(zhuǎn)轉(zhuǎn),依然在祖國的版圖里翻飛,在午夜侯紅眼航班,或者清晨的早班火車,已經(jīng)不再為了這樣的場景刻意的聽來自Beyond的《早班火車》或者迪克牛仔的《三萬英尺》。無論A380或者其他大飛機多大的推背感,也無法讓我像在中冶期間出差第一次飛行重慶到鄭州一樣,充滿新奇和期待。
是的,爬升,速度將我推向椅背,模糊的城市,慢慢地飛出我的視線。
第一次因為工作的原因,因為川北一個煤電工程項目,陌拜之后的三個月里,一直緊跟,直到成就項目的落地,說起來也不多,幾百萬而已。
早晚會理解,這些只是數(shù)字。
但是,收獲巨大,謹慎、敏銳和當機立斷成為這個案例中的主題詞。
做銷售最難的是了解客戶的真實需求和了解客戶在這個時間節(jié)點產(chǎn)生需求的原因。而這些分析不僅需要有敏銳的洞察力,也需要如履薄冰,但是核心的應該是能夠用俯瞰的視覺來看這一件事。
雖然《孫子兵法》告訴我們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但是現(xiàn)實的項目銷售中,如果我們用太多的精力去關注對手的動態(tài),難免顧此失彼。
畢竟,這個世界是此消彼長的。
這幾位領導已經(jīng)榮升到成都總部的高位,偶爾會有短信來往,其實有沒有來往已經(jīng)不重要,畢竟有些項目中間故事太多,大家都不愿意彼此被記住。正如徐志摩那首《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訝異,
更無須歡喜——
在轉(zhuǎn)瞬間消滅了蹤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菜根譚》說得好,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故君子事來則心始見,事去而心隨空。
可惜,讀懂這些,已經(jīng)是盛年。
并且,已經(jīng)略有疲憊。
有時候點開攜程和航旅上到過的城市,飛過的痕跡。心中的所得的悵然應該不是用“一路走來,如同雪地的足跡,深深淺淺”這么簡單。
每個城市,都有故事,風云激蕩的人物,有的已經(jīng)作古,有的已經(jīng)失去自由,有的繼續(xù)無比彪悍或者飛揚跋扈。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西北的客戶,無論如何也無法想象,作為一個飲食品牌的省區(qū)代理商,通過商會結(jié)識了時任省委常委的一個重要地級市的書記之后,扶搖直上,以此在開發(fā)區(qū)大肆拿地,記得我們的設備進場時,從高速路口到他的工廠,是警車開道,用交通管制的方式在路人驚愕和側(cè)目中完成交付。那幾年拉風到了極點,以至于我們的售后服務也樂意飛到這里。聽說他們出事是一個自治州的領導被扯出刑事案件,不知道怎么回事,當時已經(jīng)在省委常委高位的領導從網(wǎng)站上撤下,隨后就是你懂得。銀行很快對他發(fā)出還款要求,結(jié)果很多部門開始查。榮耀到極致悍馬因為兩個月無人問津灑滿灰塵,直到法院拍賣才煥然一新。
畢竟有些事不是丹書鐵券可以阻擋的,即使是鉆石券也就那樣。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后來有一次他居然打電話給我,好在我十二年不換號碼,以至于今天回顧這件事有素材。
我依然如同當年,本來也未曾改變。
電話中,他問起當時的一個備件電話,后來得知是要換地方做點小的產(chǎn)品。放下電話,幫他落實了廠家的號碼,并且聯(lián)系好了告知他。他在電話那頭一再感謝,表示有機會再過去他所在的城市作客。
我是很樂意的。
盡管我們不期待風霜的光顧,但是風霜的覆面,仍有溫暖,不是更好么?
說到這里,前不久,在一位石化公司領導家作客,正好,他朋友的小孩子過來了,買的KFC全家桶,吃了一點之后,小孩子不吃了,下午又要離開這個城市。我出門的時候,領導叫我把這個全家桶放在外面的垃圾桶上方。特意交待不要放在小區(qū)里,因為流浪漢進不來。然后交代了一句話,人嘛,都有窘迫的時候。所以我按照他的指示,端著這個全家桶走出小區(qū)放在地鐵口旁邊樹蔭下的垃圾桶上方,用一個地產(chǎn)DM單覆蓋。
我想,這樣的事沒必要用“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來定義,但是,善意無處不在。以至于我在心中久久的致敬這位領導。
記得蘇州玄妙觀的屋檐下鐫刻著“回首見福”,大抵如此。
這段時間,越來越追隨自然的境界,不是老了,也不是懶了。而是明白,有些事是爭取來的,但是有些事也不是爭取來的。重要的不是爭取或者為了爭取做出的布局,而是分清值得爭取與否。
道德經(jīng)說:為而不爭,利而不害。
其實很難在世俗的功利下把握這樣的尺度,稍微偏私游移,便是萬劫不復。
十一年銷售的生涯,某年,單身狗在美麗的苗嶺,二十二天里,每天七點跑去客戶酒店,拉著他下樓吃腸旺面,晚上聊到深夜,偶爾沒有話題就會有恐怖的靜默,這些天,只差和客戶睡在一起,直到漫天的雪花在這座山城肆意飛舞。望著凝固的霜花,望著樓下圣誕節(jié)和元旦節(jié)的氣氛,倩影雙雙,勾肩搭背,十分有傷風化。明明是虐狗的節(jié)奏,在這樣的冬夜十分嚴寒,所以也曾動搖,要不要這樣堅持,每次客戶的手機振鈴響徹,我就開始緊張,開始清空自己的負面情緒,以備新的咨詢。這個項目,我跑到樓下打印了十幾回合同,以至于和打印店的小妹混得十分熟絡,估計再呆半月,就可以牽著小妹的手去正規(guī)影院看電影了。
當我拿到客戶的合同和預付款的電匯單,小心翼翼的拍了彩信發(fā)給領導,領導讓我速速歸隊。在山巒起伏的機場上空翻飛,飛往北方的天空。
后來我僥幸作為部門主管,教育新入職的同事,要有這樣的堅持,但是走到今天,我覺得不是原因不僅僅是堅持,而是客戶別無選擇。
客戶別無選擇的原因很多,可是,他怎么可能告訴你?
所以,客戶的視野是我評價項目的重要依據(jù)。
印度有句話,我們老得太快,聰明得太遲。不是么?
即使我告訴我的圈子里所謂打單的訣竅,難免會刻舟求劍,邯鄲學步。
所以,大道至簡,應該沒有訣竅可言。
昨夜,看書到很晚,凌晨兩點仍然能聽到天上有晚點的航班飛過,我在想,他們是誰?
感謝關注姑蘇熊公子公眾號,半年以來,杳無音信,今日回歸。
但愿,劉郎才未盡,暮雨復燃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