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時代的微識

其實人的身體和心理本身也是有其明顯特點的,認識它、掌握它、改變它,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自我覺醒過程,當然,也會經歷比渾然不覺時更多的刺痛,但就像創業一樣,這是一個時不時痛苦不堪卻又讓人欲罷不能的過程。我的成長本身就是一個創業故事。

我們都知道,下一個時代必定是人工智能的時代,我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雖然編程一定不會是一項人人需要掌握的技能,但正如英語對國人的意義一樣,掌握英語技能的程度在同等條件下將會成為一項重要優勢。在即將到來的智能時代,它是人機交互的基礎,是我們了解進而掌控乃至做出變更的基本,也是未來生活質量提升的關鍵要素。這是一個正在高速發展的新世界,人類自己創造的虛擬世界,也是未來的生活方式。

不僅如此,編程本身是基于嚴密的邏輯的,給機器下達指令也好、設定程度loop也好,都是基于解決問題,可以說,它就是高效解決問題的方法。這里充滿了挑戰自我、挑戰權威的hacker精神,充滿了欣欣向榮的創造力,充滿了改變世界的激情和愿望。

相對于混沌無序的現實世界和人類微弱的掌控力以及錯誤百出的決策機制來說,學習編程還能夠讓你擁有不一樣的思維方式,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時代的發展趨勢,并且把握住未來的機會,編程能力和算法思維是工作之余可以考慮的一個重點發展技能。有一種形象的說法是,人類是一部有很多bug的機器,bug讓人類的各方面都很不“完美”,但卻因為這些不完美和“偶然”成就了現在——很多的進化就出自偶然和變異。不過反過來說,也許我們所謂的“偶然”只是因為自身目前的認知局限造成的,人類的進化絕非偶然?這都不好說,但這恰恰是最好玩的地方。

跟這個時代的緣分從17歲就開始了,選擇控制工程專業的時候,跟小時候最要好的一個朋友曾經在暢想未來的職業生涯,他是學醫的,我是學控制工程的,他就說未來我們要創造微型機器人,來做各種的高難度手術,讓手術質量更高痛苦更小。我也暢想如SpaceX那樣可以造出改變世界的酷炫的機器,可以太空旅行、可以探索宇宙。

當然,這些是兩個青澀少年的不切實際的幻想,我們自然沒有做出這些偉大的事情,他選擇了內科,在浙江一流的省級醫院踏實工作,我離開了家鄉,夢想逐漸變成了成為一名企業家。十幾年后的今天,我突然在寫人工智能時代的話題時清晰地想起這兩個在天橋上暢想未來的少年,意識到自己內心里一個強大的推動力量:這么多年來,我的認知不斷拓寬,我的目標不斷升級,我的方向不斷變化,經歷了無數的理想與現實的碰撞,經歷了無數的挫折和打擊,卻一直感受到一種強勁的愈挫愈勇的姿態:那就是從小的信念一直未曾改變!

這個信念不是說我能做什么,而是說科技要什么,是對人類的信心,對這個世界的信心,對無形的超級力量或者說造物主或者說上帝的信心,以及對這種力量的敬畏和加入這種力量的意愿。所以公司取名“微識”,相對于人類群體,個人的力量微薄;相對于宇宙,人類的力量渺小;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可以做一些什么,微弱的光,也是光。

而之后的十幾年里,我竟然自己搭過論壇、畫過原型、做過網站,也扛過電腦、裝過主機……現在我的感覺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似乎剛要開始。

有的人活在回憶里,可能一輩子做得最酷的事情就是考上大學;有的人活在現在,可能下個月的房貸就是壓住自己的“五指山”;有的人活在未來,就像坐著時光機回到今天,做的永遠比別人快一步。

我選擇活在未來。很多時候,是我們的學習習慣、工作習慣、生活習慣讓我們成為不同的人,而習慣首先應該來自自我覺察后的改變,覺察是掌控的第一步。但是你很快會發現人生很悲涼,世界很caodan,你很不完美,這時候,學會自嘲則是掌控的第二步,自嘲和同理心。人類已經N次地進行了這樣的巨額和自嘲,每一次都是從神壇上被狠狠拉下來,但我覺得其實每一次這樣的挫敗都是一種升級,比如現在的科學研究發現,很多的時候我們并不由自己掌控,甚至自我意識這件事情也被列入懷疑。所以,第三步要做的,其實就是盡量了解“我”的運作機制。

我們要養成批判性思維的習慣,養成經常反思的習慣,訓練良好的思維肌肉控制能力:其實,思考常常是不由自主的。對于不必要的事情,一旦不小心開始思考而后還竟然停不下來的話,那么我們就會“不由自主”地無力于把注意力放到應該思考的重點上去。所以對任何事情都要非常非常慎重“開始”。比如讀書這件事,現在你有空閑時間,擺在你面前一本書和一部手機,你拿哪個?其實拿起哪個來,你都可能花很多時間在上面。關鍵就在于那一剎那的選擇。選擇書的那一刻可能有點痛苦,一旦讀進去就不痛苦了。

分享未來論壇2017年會上的一個故事:

1月15日未來論壇2017年會上,北京大學終身講席教授、理學部主任饒毅同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發生了一些爭論。錢穎一同時是兩所大學的發起人,一個是清華副校長、知名科學家施一公領導的西湖大學,一個是馬云領導的湖畔大學。籌建中的西湖大學,是希望培養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領域的中堅人物;湖畔大學的目的是培養新一代企業家。饒毅說:“湖畔大學,那不過是一個看起來是賺錢培訓班(的機構),跟我們的大學教育至少看過去是南轅北轍、方向性相反的。”

錢穎一回復說:“ 社會和經濟既需要大量的、有技能的生產者,也需要有創造性的創造者。我覺得這不是只要這個、不要那個的問題。我覺得這兩個大學都是代表了中國將來高等教育的發展的方向。”

饒毅則繼續堅持:“錢老師說我們既要有施一公,也要有馬云代表的這兩種教育。他說這叫多元化,(但)我認為這就是方向性的不同……如果我們在這過程中不提倡施一公的方向、壓抑馬云代表的方向,我們以后即使發展到一定程度,也會翻車,也會從世界的高峰跌落下來。美國在1991年到1995年是世界的高峰,最后變成世界人民都唾棄的民族和國家。”

這其實代表了兩種典型思路,爭論是好的,個人同意錢穎一。基礎性科研的發展是改變世界的力量之一,但并不是全部。相比較對科研環境的保護,其實對企業家精神的培養是更加缺少的,而湖畔大學努力在補這個環節。

萬物相連。商業與科學也是密切相關缺一不可的,只有商業忽視科學當然會讓一切趨于庸俗、停滯不前,但科學沒有商業的推動也無法將成果落地和延伸,無法惠及更多人群,無法與這個世界真正產生關聯。

而每一個個體,請成為那個你希望看到的人,用一點微弱的光,微小的認識,讓世界有一些細微的正向改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Deep-Sci:"-sci-"源自拉丁語的"scientia"(知識) 小科 物語 + 探索人類認知的邊界。 和...
    竹說閱讀 456評論 1 0
  • 七 老五氣沖沖的回到家里,進院子當頭看見那井,氣得沖過去對著井沿狠踢了兩腳,正在院子里玩耍的小桃桃見五叔擺弄那井,...
    女蠟筆木來閱讀 191評論 0 0
  • 最近兩個月,斷斷續續的發了幾篇,暑假這段時間,過得規律又忙碌,確實是很難騰下來點時間再去倒騰公眾號,如今開學之后,...
    明明三省閱讀 369評論 1 3
  • 轉自阮一峰博客 我每天使用 Git ,但是很多命令記不住。一般來說,日常使用只要記住下圖6個命令,就可以了。但是熟...
    井底蛙蛙呱呱呱閱讀 107評論 0 0
  • 高山玫瑰閱讀 268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