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十分經典的自傳類書籍,已經是第二次閱讀本書。盡管兩次閱讀的速度都很慢,但是依舊不能深刻的領悟到書中對企業改革、企業管理的表達,這可能也跟我本人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有關。關于領導的標準,領導的思想,關于工作中如何做,我只能從很淺很淺的層面去學習。本書大量充滿著精彩的內容和經典的句子。
摘抄:
盡管我自認為自己已經做了很多,但看來,現在該是采取一些重大決策的時候了,也到了將這些決策公布于眾的時候了。而且,在于客戶、員工以及業內人士接觸以后,再加上我個人在周末和往返飛機上的煩死,我的確已經準備好做出了4個關鍵性決策:1 保持公司的完整性。2 根本改變公司的經濟模式。3 再造商業模式。4 出售生產不足的資產,以籌備資金
20世紀80年代后期很多大型的舊式縱向型計算機公司大部分處于關閉或者重組之中。計算機產業逐漸由縱向模式轉變為橫向模式。一批新面孔,微軟、英特爾等公司登上舞臺。不知不覺中,家長式的企業面孔消失了,計算機產業的戰略轉折點出現了,昔日舊式縱向體系成就輝煌的公司日子艱難,以IBM公司為典型代表的一大部分企業發展速度減緩,IBM的經理們視圖繼續使用傳統的思維去對待產品開發和市場競爭很難再次贏得廣泛的市場。此時郭士納先生接受邀請,上任IBM公司CEO,試圖變革,挽救企業于危難。
由于郭士納先生在接受IBM董事會的邀請出任CEO之后,著手分析企業現狀,了解IBM的財務情況,并開始施展解決計劃,在迫于媒體、競爭對手的輿論壓力下,對外公布了,現在看起來十分正確的決策。
任何一家公司成功實現改革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就是公開承認自己所面臨的危機。如果員工不相信公司有危機存在,他們就不會做出犧牲來實施改革。因為沒有人喜歡改革。無論你是一個高級經理,還是一個門衛,改革都意味著不確定性和潛伏著的痛苦。
改革是痛苦的,但是改革成功的企業是光明的,走過戰略轉折點,成功打開另一個市場。
改革是充滿風險的,但是改革充滿了機遇,身處于改革中的人,根據自身的能力事業都可以得到提升。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