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手必看|五種高效寫作原則幫你快速抓住讀者眼球

什么是好文章?能夠迅速抓住讀者眼球,并吸引讀者一直讀下去的文章就是好文章。

好文章不是鏡中花,也不是水中月,其實寫好文章是有套路可循的,只要你掌握對了方法,那么寫出一篇重點突出、條理清晰、令人印象深刻的文將不是難題。

寫作包括結構、風格、邏輯和可讀性等這幾個重要的方面,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中,關于寫作結構方面五個高效寫作原則。


原則一:運用“自上而下”的寫作法

先寫總結,開門見山。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寫作類別多為說明文,而寫一篇說明文總結或結語,一般放在開頭并非結尾。即當你的寫作意圖是解釋或告知時,我們應該先總結,然后再提供支撐觀點的事例或細節。

這種自上而下的寫作方法通俗來說,就是將最重要的內容放在最開始,然后再寫次重要的內容,要把最不重要的內容放在文章的結尾。


原則二:分解事物

把主題分解成二到四個主要部分,然后運用引導句。

一口吃不了一個蛋糕,我們要學會把蛋糕分而食之。你可以把你要寫的內容或者主題分解成二到四個主要的部分,然后逐一闡述分析,這樣你的文章會更加條理清晰。

舉個簡單的例子:



原則三:使用轉折詞

轉折詞被稱作語言的交通燈,他們有四大作用:對比、舉例、接續和總結。恰當而且正確的使用轉折詞,可以讓你的文章更加連貫流暢。



原則四:回顧六大基本寫作結構

寫作在很大程度上是排列觀點陳述的順序,并對其進行強調。結構預示內容,文章的重要觀點要給予最多關注,且應最先討論。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寫作結構只涉及文章正文,與引言或結語無關。

最常用的六種結構,包括:一范疇結構,二評價結構,三時間結構,四比較結構,五線性結構,六因果結構。


原則五:整合相似事物

先結束一個主題的討論,再接著討論其他主題。

想象一下你去動物園觀光,結果發現所有的動物全關在同一個籠子里。這不僅對動物而言十分危險,而且觀光者也不可能將所有動物都看得真切。

然而,很多人寫文章可能就像這個動物園,把所有的動物全部關在一個大籠子里,使得內容混亂不堪。

當我們在寫作(及說話)時,我們描述的觀點應該組合起來,最好是先完成一個主題的討論,再接著討論其他主題,避免把觀點雜糅在一起。

我們來看一段文章示例:

盡管上面這篇文章運用了經典結構——包含引言、正文和結語,但是因為觀點混雜在一起,閱讀和理解起來很困難。

如果按照書中的原則進行修改,將文章分成左腦和右腦兩個主題,然后針對每個主題進行詳細闡述,文章就會條理許多,讓讀者閱讀起來更加清晰明了。修正版如下:

以上這些寫作原則如果你能夠掌握,那么寫出一篇重點突出、條理清晰、令人印象深刻的文將不是難題。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