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蘇州客
最早知道陸小曼,是在瓊瑤的小說里,好像是《月朦朧鳥朦朧》,提到了《愛眉小札》。那些愛意滿滿的詩句讓年輕的我們看得心動不已。那時才知道了徐志摩、陸小曼。
不知在哪里,看過一封陸小曼寫給友人的信,寫到沒有錢了,想買一打絲手絹而不可得,婆家對其很冷淡,沒有生活費。那時的第一感覺就是:這是什么樣的惡公婆,兒子逝去,苛待兒媳,簡直太不是東西了。那時我還不知道,在徐志摩的生活里,還曾經有一個前妻張幼儀。不知道陸小曼與徐家的恩恩怨怨。不知道很多人的人生不幸都是自己一手釀造。
關于林徽因、陸小曼和徐志摩的文章太多了,連書都有若干部了。說什么呢?
傳說陸小曼對于林徽因,她的情敵,是有一絲自卑的,因為她沒有去過國外留學,見識到廣闊的西方世界。
其實她根本不必自卑。如果說在民國的女神評選中,能夠和林徽因一較高低的,也就是她陸小曼了。
比出身:陸小曼,父親陸定,民國賦稅局局長,母親吳曼華知書達理,畫得一手很好的工筆畫;
林徽因:父親林長民畢業于日本早稻田大學,擅詩文,工書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總長等職。
美貌:兩人都不是那種艷壓群芳的張揚的容貌,都是很精致以氣質取勝的嬌艷容顏。
比才華:陸小曼:北京圣心學堂,精通英文、法文。長于繪畫;
林徽因:留學美國,畢業于賓州大學美術學院,在耶魯大學戲劇學院學習舞臺美術設計半年。
比名聲:陸小曼:時稱“南唐北陸”,胡適口中“北京城不得不見的一道風景”;林徽因,是學界女神。
比丈夫:陸小曼:第一任丈夫王庚,少將。第二任丈夫徐志摩,著名詩人。
林徽因:丈夫梁思成,著名建筑學家。
在二十多歲,一個女人最好的年華,這個時候,陸小曼在各個方面都是和林徽因并駕齊驅的,家世、美貌、聰慧、才華、名聲、丈夫、朋友,哪一個方面拿出來,都是毫不遜色的。
但是人生的最后結局呢?
林徽因:事業上,無論在文學還是在建筑方面,都取得了矚目的成就,曾參與設計國徽、人民英雄紀念碑。 生活上,和梁思成一生摯愛。
陸小曼,人人都知道的,因她的奢侈無度,導致徐志摩奔波于北平、上海之間,最后飛機失事。從青年到中年到晚年,活在凄涼和愧疚之中。
年輕時,我們真的是很自信,以為自己無比堅強,可以面對人生的雨雪風霜。以為痛苦只是豐富人生的調味品。直到年紀大了,才知道上天不是我們想象的那么慷慨,失去的愛情一去不返,失去的愛人永不回頭。
為什么相似的人生開端,最后卻是迥異的結果?
一個收獲了眾人的崇拜和尊敬,直到今日,依然是所有女人事業和生活可望而不可即的模板;另一個卻成為所有人的引以為戒 。
人生最大的悲哀不過如此吧,當自己的對手活成了一曲傳奇,自己卻成為教訓的代名詞。
人生的開始,我們不能選擇。人生的結局,是我們選擇的結果。
林、陸二人表面的相似,不能掩飾內里的截然不同。
林徽因,做事的女人。陸小曼,作的女人。
做事的人,也會風花雪月,呼朋引伴,把自己的生活過成一首詩。但當她做起事來,風餐露宿,不畏艱苦,柔和的外表下是一顆剛強的漢子心。
林徽因這一生,并不像一般人看到的那樣輕松完美,寫寫詩,做個美麗的沙龍女主人,和各位學界大咖們曖昧一把,那只是后人的隨意揣測。如果在她的頭上只加一個頭銜的話,不是女神,不是詩人,而是建筑師。她是一個做學嚴謹、認真的建筑師。
作的人呢,既要生活上的奢侈,也要感情上的熾烈,情詩般的浪漫,時時的照拂。這樣的高要求,世上沒有哪個男人能夠達到。
徐志摩已經很努力了,寫作,教課,兼職,就這樣也不能令陸小曼滿意。
當林徽因正奔波在偏僻的鄉間,搜集著中國古建筑的信息時,陸小曼正在上海的舞廳里輕歌曼舞。當林徽因在清華教導學生時,陸小曼正在吸著鴉片吞云吐霧。
什么是差距?這就是差距。
這是自立與寄生的差距。
這是有著明確人生目標和只知享樂不問明天的差距。
這是做事和作的差距。
林徽因和梁思成,中國建筑界的神雕俠侶。其實,徐志摩和陸小曼,也是可以成為這樣事業上相互提攜、感情上相互理解的靈魂伴侶。一個作詩,一個作畫,精神契合,清風明月,神仙伴侶。可是沒有,完美從來只屬于極少數人。看上去水到渠成的完美,是無數個你看不到的努力的日日夜夜所造就。
胡適在評價徐志摩和陸小曼的婚姻時也說,冒了絕大的危險,費了無數的麻煩,犧牲了一切頻繁的安逸,犧牲了堅挺的親誼和人間的名譽去追求,去試驗一個夢想之神圣境界,而終于免不了殘酷的失敗。
大概徐志摩也沒有預料到,人生不但有美,有詩,有愛,還有入不敷出,有夫妻的大打出手。美夢破滅之后,是無奈和迷茫。
看過很多寫徐志摩、陸小曼的文章,這兩句印象格外深刻。
“就在王庚對妻子疏于照顧的時候,一代詩人徐志摩把陸小曼照顧到了床上去了。”
“徐志摩與王庚犯了同樣的毛病,就是:不可把妻子交給最好的朋友來管理。”
我真是呵呵了。
疏于照顧,談到照顧,我們往往指的是對孩子、老人、病人,你一個成年人,身體健康,精神正常,自己難道不能把自己照顧的好好的?
你是一個成年人,為什么要被別人來管理?
這就是陸小曼最大的問題之所在:她不想長大,不想承受作為成年人的負擔。小的時候,父母寵愛。長大了,換了丈夫接手,由丈夫來負責自己的物質的富足,精神的愉悅,自由的社交,人生的幸福。至于她自己,只負責貌美如花、撒嬌、花錢就可以了。看來公主病并不是現代人的專利。
最近在看《巨嬰國》,很多成年人,真的是成人的軀殼,孩子的頭腦。陸小曼不就是個最好的例子嗎?一個美麗的巨嬰。
嬰兒,自然只能由別人照顧。嬰兒,自然只能把自己交給命運主宰。
有人說,陸小曼玩弄男人,所以沒有好結果。
她不是玩弄男人,她是在玩弄生活。
徐志摩去世后,陸小曼不再鮮衣怒馬,活躍于交際場,她閉門不出,將徐志摩的文稿整理出書。
內疚來的太遲,內疚再深也于事無補。
因為不懂,所以無畏。
她不懂,人生不是一場永不散場的舞會。
她不懂,人生有規則,任性有邊界。
她不懂,有些東西失去了,再多的淚水也無法挽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